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9.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9.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不同时间段的诗词名作,旨在体味诗歌的独特魅力,感受作者的精神世界。《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被贬黄州所作,描写了苏轼游览“赤壁”时的所见所想,以古怀今,表达了对三国英雄周瑜的仰慕,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但又不乏一种宽慰乐观之意。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词时,除了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这一目的外,更要贴合新课标的标准,带领学生去体味本词苏轼面对挫折坎坷时乐观释然的精神,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学情分析

本堂课面对的是某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高一的学生在初中时期已经学习过苏轼的作品,如《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对苏轼本人在北宋文坛上的地位大致把握,对其豪放派词风也有所了解。对于刚刚踏入高中校园的学生,教师要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且学生对于苏轼经历乌台诗案以及被贬过程中内心情感变化的感知缺乏深刻认识,教学时应该秉持着让学生理解的思维,挖掘诗词深层次的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循善诱,步步深入。

教学目标

了解作品背景与苏轼其人;把握词意。

把握词中周瑜形象特点,通过探究作品人物形象与历史人物形象的矛盾,揭示苏轼所向往的理想形象。

正确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思想内涵,体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树立积极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作者所塑造的风流化、理想化周瑜形象,从而理解作者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作者际遇,以及作者与周瑜的对比,体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教学策略

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课前认真备课。

学生: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至少三遍,梳理内容,解决疑难字词;查阅资料,了解“乌台诗案”的经过。

教学方法

诵读品悟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方式

设计意图

第1课时

环节一:导入

导入语: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他曾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曾慨叹“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北宋词坛鼎鼎大名的苏轼。在这几句诗中贯穿着苏轼一种人生态度,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探索这种人生态度。

诗词导入

以苏轼的诗句导入,与初中学习过的苏轼诗词进行知识串联,让学生更快进入教学情境。

环节二:知人论世,把握基调

解题

念奴娇——词牌名

赤壁怀古——题目

题材——怀古诗(借助古人古迹抒发自己的思想抱负,借古讽今,借人伤己)

风格——豪放派沉郁顿挫慷慨激昂

知人论世,把握历史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才华横溢,诗词文画书法样样精通。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语辛弃疾并称“苏辛”;

历史背景: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并非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处),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播放名家朗诵音频,纠正字音

垒(lěi)、瑾(jǐn)、纶(guān)

樯(qiáng)、橹(lǔ)、酹(lèi)

学生自读,解释重难点字词

羽扇纶巾:(手持)羽扇,(头戴纶巾)。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

樯橹:代指曹操的战船

酹:将酒洒在地上

以学生朗读跟读为主,把握诗文情感,掌握重点字词句。

通过教师梳理本词字句、结构,让学生心里有一个大致的学习框架,为第学生集中讨论奠定文本基础,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词,理解苏轼心境的转变。

环节三:诵读,品味写法

【师】: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找出它们在写法上的相同点。//请用一两个字来概括《念奴娇赤壁怀古》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

【生】小组讨论,举手回答。

明确:两首诗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上阕正面描写赤壁美景(咏赤壁);下阕抒情,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未成感慨。(怀周瑜发感慨)。

【师】:上阕写了哪些景?又怎样的意境?

明确:先写江边石壁:乱→险怪;穿→高峭;

再写江面波涛:惊→汹涌;拍→水石相搏;

卷→浪花四溅,奔腾起伏。

(奇险雄伟之美)

【师】:“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本词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词人想到了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dwangj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