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思政元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桂梅,一名普通的教师,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去坚守教育扶贫事业,她的人格魅力也赢得了全社会的认可

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元素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思政导入

雷锋精神

雷锋(1940—1962),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国人民解放

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无私奉献是雷锋一生的写照。雷锋主动请缨,“对症

下药”,把磨损严重、耗油量大的卡车改装成了全连的“节油标兵车”;带伤与

战友们连续奋战七天七夜,完成抗洪抢险任务;日常训练期间刻苦练就各项战

斗技能,挤时间学习理论文化知识;休息时间帮战友洗衣服、缝被子,给孩子

当课外辅导员,为群众做好事,一心一意服务党和人民。雷锋先后立二等功1

次、三等功2次,获得了“五好战士”“节约标兵”“少年先锋队优秀辅导员”

等荣誉。1963年,《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

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因公殉职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

2003年3月3日,雷锋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雷锋连”。“走进来学雷锋,走

出去做雷锋”是雷锋连官兵一直坚守的优良传统。多年来,连队圆满完成多项

重大演习运输保障任务,累计行车近60万千米,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责任事

故,荣立集体一等功3次、二等功8次、三等功10次。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

战士们始终践行雷锋的做法:“雷锋存折”累计捐款近140万元,覆盖全国21

个省;开展多个公益项目,累计为边远山区孩子募集图书近万册、衣物40000

余件;从连队走出去的近千名官兵自觉践行雷锋精神,已有几十人成为行业标

兵,百余人成为当地学雷锋带头人。

郭明义(1958—),辽宁省鞍山市人,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

产技术室公路管理业务主管,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郭明义先后获得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等多项荣

誉。

郭明义被称为当代雷锋、时代楷模。郭明义四十多年如一日,把践行雷锋

精神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敬业爱岗,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甘于奉献,热心公

益,不求回报。2008年组织鞍山市第一支“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他组织

的爱心团队迅速发展壮大,从2010年8月的40个分队拓展到160多个分队、

6万多人。2021年以来,郭明义爱心团队累计捐款200多万元,建设希望小学

2所,资助贫困学生6000多人,救助困难群众4000多人;参加造血干细胞捐

献的志愿者5000多人,参加遗体器官捐献的志愿者800多人,参加献爱心活

动超过20万人次。

点评几十年来,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作为一种可贵的精

神财富影响着几代中国人。一位英雄就是一个榜样,一支队伍就是一种力量。

雷锋、郭明义无私奉献、团结互助、自觉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理念照亮人们

的心灵。他们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用热血鼓舞每个人,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篇章。雷锋精

神化为实质性的双手,托举起国家的现在与未来;雷锋精神的力量带领我们稳

步走向富强、复兴。

第二章个体行为的基础

思政导入

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

三寸粉笔系深山,烛光千里耀云岭。她驻扎深山数十载,为数千名女孩撑

起一片天;她身患重病仍坚守岗位,是寒谷中盛放的红梅,以孱弱之躯筑成教

育的广厦,以不屈之志守护学生的未来。她,就是张桂梅。

张桂梅是千千万万教师中的一名,用自己的人生给别人改命。“七一勋章”

颁授仪式上那双贴满膏药的手,令人难忘。为了坚守那个“只要还有一口气,

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从17岁花季少女到64岁花甲之年,她在坚守与奉

献中为教育扶贫事业鞠躬尽瘁。40多年来,张桂梅始终坚守在祖国西南边陲

的教师岗位上,从寸寸青丝到头发花白,未曾改变的是对山区学子的爱心,对

教育事业的信仰。

坚守初心,铸就精彩人生。改变大山里女孩的命运,这是张桂梅决定办学

的初心。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偏远地区女孩的读书梦,为她们搭建了受

教育的平台,托起她们的梦想。在改变她们命运的同时,也铸就了自己精彩的

人生。从手持小喇叭逐间宿舍喊学生起床,到出操,再到课间休息,直到熄灯

睡觉,张桂梅的小喇叭一直回响在女子高中校园。这就是劳动者张桂梅的每一

天。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