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下册清平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清平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并背诵积累。

2.理解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惜春、恋春之情。

3.品析和鉴赏经典词句,感受诗词之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惜春、恋春之情,有感情地诵读并积累《清平乐》。

教学难点:

1.品析和鉴赏经典词句,感受诗词之美。

教学过程

了解词牌,揭示课题

1.师简介《清平乐》词牌名的特点。

词是可以配乐歌唱的长短句诗体,每一首词都通过词牌来表明曲调。《清平乐》就是词牌名的一种。《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

2.复习背诵《清平乐·村居》,引出黄庭坚的《清平乐》。

二、熟读词作,理解词意

1.凭借你们学习古诗词的经验,这首词我们要学什么呢?(学生交流)带着任务开启学习之旅。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主学习。(时间3分钟)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清平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节奏。

(2)借助注释和插图,结合自己学习古诗词的经验,如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这首词的意思,在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批注。

3.分享交流:

(1)出示生字“啭”,认读并理解其意思,读好所在句子。

(2)出示词,相信同学们能把这首词读正确、通顺,读好节奏。

(3)交流对词的理解,再次阅读,读出韵味。

三、品析词句,鉴赏悟情

1.质疑问难:初读古诗,同学们有问题产生吗?

预设: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寻春呢?为什么只问黄鹂,而不问其它鸟儿呢?黄鹂为什么飞过蔷薇,而不是桃花呢?黄鹂、蔷薇出现在古诗词中有什么意象呢?

2.解决疑惑:

(1)走近上阙,边读边思考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学生结合诗句意思及自己

的理解谈谈。

从归、行路、唤取、同住可以看出作者把寻找春的踪迹当成人来写,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呢?(学生交流)

你们发现了吗,作者为什么寻春?(学生交流)

天地回暖、万物复苏,历代文人墨客写了许多歌颂春天的词句,你想到了哪些?(学生交流)

(3)春天离去了,作者觉得寂寞无行路,猜猜看,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带着这样的理解和感受再读一读上阙。

(4)走近下阙,默读思考第三个和第四个问题,黄鹂、蔷薇出现在古诗词中有什么意象呢?学生结合平时对黄鹂、蔷薇的了解,再拓展有关“黄鹂”和“蔷薇”的诗句畅言。

师:原来在诗人的眼里,黄鹂是善解人意的。它还是夏侯鸟,多在春末夏初时节出现。所以诗人黄庭坚觉得,黄鹂一定知春行踪,可是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展开想象,你仿佛听到了怎样的声音,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出示蔷薇花和张炎笔下的诗句,你读懂了什么?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6)如果你是作者,连内心这最后一丝希望都破灭了,你的心情怎么样?请带着这样的理解和感受再来读下阙。

四、联结背景,升华情感

1.观看课前学生收集到的有关作者的信息,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2.作者在多次被贬的情况下写下了这首惜春词,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交流)

3.了解了作者背后的故事,加深了对词的理解,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积累古诗词。

五、布置作业、拓展积累

1.必做:课下请同学们积累三首关于惜春的古诗,选择其中一首,讲一讲对这首词的理解、赏析,或者讲一讲有关作者的逸闻、故事。

2.选做: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配乐吟唱《清平乐》。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