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生实验-教学设计 (1).docx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生实验-教学设计 (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物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学生实验》

教学目标

1.理解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基石作用,认识到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理论的重要性。

2.掌握物理实验的设计与实施步骤,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并进行合理分析。

3.了解误差的概念,学会区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掌握有效数字的使用规则。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基石作用,物理实验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2.学会区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掌握有效数字的使用规则。

教学难点:

1.物理实验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2.学会区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明确实验对物理的重要性

物理,源于自然之间,探析万物之谜,启迪智慧之光,采集科学之益。是什么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是实验。物理学家们的研究方法由最初的以自然观察为主发展到以仪器观察为主,经伽利略发展为通过系统的有目的的实验,从而使物理学发展成为一门实验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视频【世界最美物理实验】

按照物理学的发展史,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古代物理学时期(在十六世纪以前),这个时期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他主要采用逻辑归纳和逻辑类比来研究;十六——十九世纪进入经典物理学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伽利略和牛顿,伽利略开科学实验之先河,牛顿擅长观察、实验和综合分析。

二十世纪至今是现代物理学时期,代表人物是爱因斯坦,他主要采用理想实验和演绎法,爱因斯坦称赞道“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的开端!”

物理学发展过程上还涌现了很多杰出的物理学家。在电磁学研究中,法拉第十年坚持实验,为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麦克斯韦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电磁学实验成果进行分析,于1864年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在20世纪中叶,以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和其他科学成果为基础的无线电电子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如果是弱相互作用的过程宇称不守恒。随后吴健雄和她的同事们一起设计实验通过统计钴60同位素在β衰变时向各个方向发射的电子数,证明了这个过程中宇称真的不守恒。还用实验证实了电磁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对后来电、弱统一理论的提出起了重要作用。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石。今天,物理学中的许多学说还在等待实验的证实或否定。1916年,爱因斯坦根据他的广义相对论认为应该存在引力波,这是引力波的预言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韦伯尝试用铝棒做“天线”,宣称可能检测到了引力波信号,其后不断有人重复这个实验,都没有肯定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末泰勒等人发现双星系统的轨道周期在慢慢变化,推测可能是它们辐射引力波损失能量造成的,间接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2016年,科学家建成引力波激光干涉探测装置,首次探测到来自于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

随后的几年里,科学家记录了更多引力波事件,包括双黑洞合并、双中子星合并等。这些探测不仅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而且开启了引力波天文学的新纪元,为天体物理学提供了全新的观测窗口。

物理实验的先驱者是伽利略,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概念和规律不断接受实验验证,体会实验过程,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然后我们一起仰望星空,探索世界。

【学习任务二】学会做好物理实验

怎样做好物理实验,物理实验的一般步骤: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制订实验计划进行安全操作、记录原始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比如某次实验,我们先确定实验目的:利用纸带,分析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实验原理: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计算瞬时速度并分析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制定实验计划:通过纸带分析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关系。然后进行安全操作,记录原始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

如果把打点计时器改成传感器,也可以进行DIS实验,类似的进行安全操作,计算机会自动记录原始数据和描绘实验图像。实验数据的精度会影响误差的大小。

【学习任务三】了解误差和有效数字

待测体在客观上存在着准确的数值,称为真实值,实际测量得到的结果称为测量值测量总存在误差。误差是测量值和被测量物理量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一般误差的有两种分类,如果按误差表示方法可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如何比较多个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举个例子,纸带上AB两点的真实值3.46cm,测量值3.47cm,绝对误差0.01cm,相对误差0.29%;纸带上CD两点的真实值1.45cm,测量值1.44cm,绝对误差0.01cm,相对误差0.69%。在绝对误差相同的情况下,被测量的数值越大,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就越小,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就越大。所以前者更可靠!按误差性质可以分为偶然误差和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