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考复习: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docx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考复习: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说出锡矿山资源开采过程中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理解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运用资料,理解锡矿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能说出当地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教学难点: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教学过程

一、人地关系,知行合一

师:回顾上一节课程的内容,大概介绍锑的用途、分布特征。介绍锡矿山当地锑矿的发现和开采历史。

提问:1.结合材料分析当地居民对锑矿的态度变化反应出哪些人地关系思想?

师:什么是人地关系思想,人类发展历史上有哪些人地关系思想和怎么样的演变历程。

课件:呈现材料。

(1)原始社会阶段

社会发展状况:人口数量少、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发展缓慢

经济活动:采集和狩猎为主

人地关系:崇拜、敬畏自然

主要环境问题:生物资源遭破坏,引起物种灭绝,但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保持原始的平衡关系

补充:古埃及人崇拜太阳神,把他奉为全国主神,人们把对黑夜、对旱季的恐惧,对尼罗河水的渴望,都化作对太阳神的崇拜。

(2)农业社会阶段

社会发展状况: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口逐渐增加。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都明显增大,环境遭到破坏。

经济活动:栽培植物和畜养动物

人地关系:崇拜、改造自然

主要环境问题:生态破坏为主

体现了天人相关论的朴素的人地协调观思想,讲究要因地制宜、积极顺应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3)工业社会

社会发展状况: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自然资源大规模开发、人口数量急剧增加

经济活动:机器和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

人地关系:改造、征服自然

环境问题:愈发严峻、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人地关系的激化,导致“和谐论”应运而生,提出要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地理环境

要对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

(4)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

社会发展状况:现代通信技术及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极大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经济活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使生产生活产生变革

人地关系:调节、适应自然,趋于协调

环境问题:有所改善,追求人地关系和谐,21世纪以来,向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方向进一步发展。

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古代供祭——农业社会——地理环境决定论

(2)疯狂开采——工业社会——人定胜天论

(3)控制产能——信息社会——和谐论(可持续发展思想)

二、绿色发展,生态优先

转折:经历了漫长的开采历史,当地人民认识到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造成环境问题的同时也会损坏人类自身的利益,该如何解决当地的环境问题?

提问:2.结合所学知识,针对锡矿山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生:(1)针对资源衰竭问题:

对污染企业关停并转,制定行业规范,合理有序开采锑矿资源;

(2)针对环境污染问题:

建设废水处理系统,深度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收再利用,减轻水土污染;

加强技术改革和设备更新,减排废弃物,创新固废处理技术,修复土壤;

(3)针对生态破坏问题:

重视环境保护,植树造林,矿区复绿,提高植被覆盖率;

加强与高校合作,优选优育防污抗污树种;

遵循自然规律,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增强环境的稳定性。

转折:生态环境的改善只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还需要社会经济层面的进一步蜕变,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当地该如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转型升级,重焕新生

师:介绍锡矿山的地质优势、文化优势。

提问:2.结合所学知识,为锡矿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为什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1)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3)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4)实践意义:协调人地关系

师:(5)可持续发展之路:

①转变传统发展观念,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发展观念,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②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传统发展模式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注重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具体实践包括自然资源的利用由高耗粗放型向高效集约型、更多地依靠可再生资源的方向转变,并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形成低能耗、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结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