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学语文统编版:五上《示儿》 (1).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示儿》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部编版教材

学段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学期

五年级上册

微课名称

《示儿》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掌握诗词大意,把握诗歌内涵,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陆游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诗文,体会诗文的节奏和韵律美。

学习难点:掌握诗词大意,把握诗歌内涵,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内容

时间

片头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我的微课课堂。

师:宋朝是个辉煌而又波折的朝代,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涌现了诸多的爱国诗人。

师:公元1210年的一天,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用颤抖的手给儿子题了一首诗作为遗嘱。这份遗嘱,千百年来一直被世人传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陆游的绝笔-《示儿》,感受陆游的爱国豪情。

1分钟

正文讲解

第一部分:作者简介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位老人的一生。

师: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余首,内容多为抒发政治抱负、批判屈辱投降的统治集团和渴望恢复国家统一。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打击。

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

第二部分:写作背景

师:要学习示儿这首古诗,我们不仅要了解作者,还要了解他的写作背景。

师:公元1126年从金兵的铁蹄踏过宋朝的都城汴梁那一刻起,战火整整燃烧了95年,陆游,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战乱纷飞的年代。他的一生都在渴望国家的统一,而《示儿》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写的最后一首诗。

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言也哀。让我们来品读这份特殊的遗嘱。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三部分:赏析文本

师:注释是我们学习的好老师,记得时时请教他,我们先来看一看古诗的注释。[示儿: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元知:原本知道。但:只是。九州: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全国。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北定:将北方平定。家祭:祭祀家中先人。乃翁:你们的父亲。

师:你能试着根据注释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屏幕前的你可以按下暂停键……

师:诗的意思是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是没能见到国家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师:说完古诗的意思,接下来我们解读古诗。

师:第一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师:陆游说他知道人死后万事万物都无牵无挂了。这话看来平常,只是告诉我们人死后什么都不知道的事实,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对死的无所畏惧,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埋下伏笔,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

师: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俗话说,“文有文心,诗有诗眼。所谓的诗眼,就是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语。这个字就是悲。他不为自己即将死去而悲,他悲伤的是北宋被金人占领,祖国未能统一。因为没有看到祖国统一,他心有不甘,他死不瞑目。一个“悲”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憾之情。

师:从这里我们能感受到陆游超越个人生死,超越个人情感,超越家庭悲欢的伟大情怀,这种至死都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师: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

这一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和坚定祖国一定会统一的信念。表明陆游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收复失地,统一国家。

师:第四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情绪又一转,她无奈自己死后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我。

第四部分:课外拓展

师:岁月跌宕,无独有偶,还有许多这样的仁人志士也用自己的笔杆,用自己的行动来寄托自己未抒的胸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洋零丁》;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清.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二百二十一》。

7分钟

结尾

师:通过本节微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首诗表达了陆游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有像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里的那样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怎样去热爱我们的祖国,报效我们的国家呢?比如勤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