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穿孔护理查房记录.docxVIP

急性胆囊炎穿孔护理查房记录.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胆囊炎穿孔护理查房记录

一、疾病介绍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其典型临床特征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有明显的触痛和腹肌强直。当急性胆囊炎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胆囊壁可因缺血、坏死而发生穿孔。胆囊穿孔后,胆汁等内容物进入腹腔,可引发弥漫性腹膜炎,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二、病史简介

患者张某,男性,56岁,因“右上腹疼痛3天,加重伴全腹剧痛6小时”入院。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胀痛,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寒战。自行服用“消炎止痛药物”(具体不详)后,症状未缓解。6小时前,右上腹疼痛突然加重,转为全腹剧烈疼痛,呈持续性,难以忍受,伴有高热,体温达39.5℃,遂紧急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最高达160/100mmHg,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尚可。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T39.5℃,P120次/分,R24次/分,BP110/70mmHg。急性痛苦病容,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以右上腹为著,肠鸣音减弱,约1次/分。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8.5×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2%;腹部B超提示胆囊增大,壁增厚,约0.8cm,胆囊内可见多个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最大直径约1.2cm,胆囊壁连续性中断,腹腔内可见游离液体;腹部CT示胆囊壁增厚、水肿,胆囊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腹腔内有游离气体及液体影。

三、护理评估

(一)生理评估

生命体征:入院时T39.5℃,P120次/分,R24次/分,BP110/70mmHg。经过初步治疗后,目前T38.2℃,P110次/分,R22次/分,BP115/75mmHg。

疼痛:患者主诉全腹疼痛,疼痛评分(VAS)为8分,疼痛性质为持续性剧痛,影响睡眠和休息。

消化系统:患者仍有恶心感,未再呕吐,肛门未排气、排便。腹软,全腹仍有压痛、反跳痛,较入院时有所减轻,肠鸣音约2次/分。

皮肤黏膜:患者皮肤弹性稍差,口唇略干燥,无黄染、出血点。

排泄:患者入院后未排尿,给予导尿后引出尿液约300ml,尿色深黄,尿比重1.025。

(二)心理社会评估

患者因病情急重,对疾病预后担忧,出现焦虑、恐惧情绪,担心治疗效果及医疗费用。家属也表现出紧张、焦虑,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希望患者能早日康复。患者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医保类型为城镇职工医保。

四、护理问题

疼痛:与胆囊穿孔后腹腔内炎症刺激有关。

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体液不足:与呕吐、禁食、腹腔内液体丢失有关。

焦虑、恐惧:与病情危急、担心预后有关。

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腹腔脓肿、肠粘连等。

知识缺乏:缺乏关于疾病治疗、康复及护理的相关知识。

五、护理措施

(一)疼痛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每2小时评估一次疼痛评分(VAS)。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如盐酸哌替啶注射液50mg肌内注射,用药后观察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协助患者取半卧位,以减轻腹部张力,缓解疼痛。

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减少不良刺激,为患者创造舒适的休息环境。

(二)体温过高护理

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袋冷敷额头等。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g静脉滴注,每12小时一次,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以补充水分,促进散热。

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和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受凉。

(三)体液不足护理

遵医嘱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给予补液治疗,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如0.9%氯化钠注射液、羟乙基淀粉注射液等,根据患者的血压、尿量、中心静脉压等调整补液速度和量。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包括呕吐量、尿量、腹腔引流液量等,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弹性、口唇湿润度等,评估体液不足改善情况。

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次,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

(四)心理护理

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了解其心理状态。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及成功案例,减轻他们的焦虑、恐惧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鼓励家属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情感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五)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腹部体征等变化,若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意识模糊、腹胀加重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

文档评论(0)

圆又圆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