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力训练护理课件.pptxVIP

2025 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力训练护理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力训练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作为在精神科临床工作十余年的护理人员,我常想起门诊大厅里那个攥着衣角反复踱步的年轻人——他叫小周,23岁,第一次发病时因“总听见有人骂自己”被家人送来。那时他目光游离,护士喊他名字要重复三四遍才会迟缓转头,取药单在手里折出了毛边,却始终记不住取药窗口的位置。这样的场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太常见了。

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数据显示,全球精神分裂症终身患病率约1%,其中70%的患者存在持续性注意力障碍。这种障碍不是简单的“走神”,而是大脑前额叶与丘脑信息整合功能失调的结果:患者可能在对话中突然“卡壳”,无法跟随话题;阅读时视线停留在同一行却读不进内容;甚至连日常烧水都可能忘记关火——这些细节上的“失控”,比幻觉、妄想更让患者感到挫败,也严重影响康复后的社会功能回归。

前言2025年,随着《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康复指南(修订版)》的发布,注意力训练被提升至“核心康复目标”的高度。作为一线护理人员,我们深刻意识到:药物控制症状是“救命”,而注意力训练则是“救生活”——它能帮患者重新抓住生活的“线头”,从“被动生存”走向“主动参与”。今天,我将结合临床真实案例,系统梳理注意力训练的护理全流程。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先和大家分享我最近负责的一位患者——小林(化名),25岁,男性,大专在读。2023年9月因“凭空闻人语、怀疑同学投毒”首次发病,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经3个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奥氮平15mg/日)后,幻觉、妄想基本消失,但遗留明显注意力障碍:

日常表现:晨护时,我让他“把床头柜上的杯子、纸巾、药盒摆整齐”,他拿起杯子又放下,盯着纸巾盒上的图案发愣,5分钟只完成了1/3;

认知测试:数字广度测验(顺背)仅能完成3位(正常成人7±2),划消测验(100个随机数字中划去“5”和“7”)错误率达40%;

自述困扰:“上课听5分钟就跟不上,笔记记不全,同学说我像‘魂不在’”“妈妈打电话,我总漏听重点,她以为我故意不理她”。

病例介绍这样的他,即使症状控制良好,也难以回归校园。因此,我们将“注意力训练”作为其现阶段核心护理目标。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要做好注意力训练,首先要“摸清底数”。我们从四个维度对小林进行了系统评估:

一般资料与症状稳定性基础信息:青年男性,病程1年,无躯体疾病,药物依从性良好(家属监督服药),当前PANSS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32分(≤60为临床痊愈),提示症状稳定;

用药观察:奥氮平血药浓度180ng/mL(治疗窗100-300ng/mL),无明显嗜睡、锥体外系反应,无代谢综合征(BMI22.5),药物对注意力的抑制作用可控。

注意力特质评估持续性注意力:采用“数字划消测验”(2分钟内划消目标数字),小林初始正确率25%,漏划率30%,错划率10%(正常成人正确率>80%);选择性注意力:通过“双任务测试”(边听数字序列边识别颜色),他仅能完成单一任务,无法分配注意力;转换性注意力:“颜色-文字冲突测试”(如“红”字用蓝色写,要求说颜色),反应时长达8秒(正常<3秒),错误率70%。

干扰因素分析内源性干扰:残留的“模糊幻听”(自述“偶尔像远处有人说话,但听不清内容”);外源性干扰:病房环境(每天8:00-10:00家属探视声、电视声);心理因素:病耻感(“同学知道我生病,肯定觉得我笨”)导致训练时紧张,出汗、手抖。

社会功能关联通过“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估,小林“社会中活动”维度得分仅15分(满分100),主要因“无法集中注意力完成课堂学习”;“自我照料”维度得分40分(因能独立洗漱但常忘记整理物品)。

这些评估结果像一张“注意力地图”,让我们明确了:小林的训练需从“减少干扰、稳定基础”开始,逐步提升持续性、选择性和转换性注意力。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010203040506基于评估,我们提出以下护理诊断(按优先级排序):注意力分散:与残留精神症状干扰、认知功能受损有关(依据:划消测验正确率低、双任务测试失败);社交参与障碍:与注意力不足导致信息接收不全有关(依据:PSP量表“社会中活动”维度低分、自述“漏听同学对话”);训练依从性潜在降低:与训练初期挫败感有关(依据:首次划消测验后说“我肯定做不好”);家庭支持效能待提升:与家属缺乏注意力训练知识有关(依据:家属提问“他是不是太懒?多骂几句会不会好?”)。这些诊断环环相扣——注意力分散是核心问题,直接导致社交障碍;而患者的挫败感和家属的误解,又可能阻碍训练进展,需要同步干预。

05护理目标与措施

护理目标与措施我们为小林制定了“3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