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阅读理解训练卷.docxVIP

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阅读理解训练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阅读理解训练卷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后面的问题。

远望山川尽,近听风鸣叶。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山色有无中”一句是如何表现景物的特点的?

3.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后面的问题。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此物最相思”一句,诗人是如何将红豆与思念之情联系起来的?

3.你在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红豆”的事物,可以寄托你的思念之情?请简单谈谈。

三、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后面的问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1.诗歌的前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四、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后面的问题。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对哪位弟子的评价?

2.这句话通常用来比喻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3.在你身边,有没有像松柏一样的人?请简要描述。

五、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后面的问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你认为怎样才能缓解“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

六、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后面的问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你认为这两句诗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3.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

七、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后面的问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1.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你认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

3.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表达你的人生理想,你会说什么?请写出来。

试卷答案

一、

1.描绘了汉江两岸壮阔秀丽的景色:远望山川连绵不绝,近听风吹树叶发出声响。江水浩渺似乎流向天地之外,山色青翠朦胧若隐若现。

2.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将山的色彩和形态描绘得淋漓尽致。“有无中”三个字生动地写出了山在远望中的朦胧美,既有色彩(青),又似有若无,富有变化和层次感。

3.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及他闲适自在的心境。诗人站在汉江之畔,远眺山川,近听风叶,完全沉浸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流露出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二、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首两句写红豆的生长和春天的勃勃生机,既描绘了景物,也暗喻了思念的萌发和生长。“愿君多采撷”是诗人的直接嘱托,更是内心思念的委婉表达,“此物最相思”直接点明了红豆是寄托相思之情的最佳载体。

2.诗人将红豆这种美丽而常见的植物与抽象的“相思”之情联系起来,是因为红豆颜色鲜红,如同赤诚的思念;红豆形状小巧,如同浓缩的思念;红豆常生长于南方,也象征着思念的距离和遥远。诗人通过移情于物,将无形的思念寄托在有形的红豆之上,使得思念之情更加具体可感。

3.(示例)在我生活中,家乡的月亮寄托着我对家人的思念。无论身在何处,看到月亮总会想起家人,想起家乡的夜晚,那份思念就随着月光一起流淌。

三、

1.诗歌的前四句主要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齐鲁青未了”运用夸张,极言泰山之高大,气势磅礴。“阴阳割昏晓”运用对比,写出了泰山高耸,将山南山北分割成明暗不同的两个世界,突显了泰山的高峻和神奇。这样写的作用是迅速抓住读者的视线,突出泰山雄伟壮丽的形象,为下文描写做铺垫。

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描绘了诗人望岳时,内心受到大自然的触动而激动不已,眼望着归鸟入林,视线专注而远望,体现了诗人对泰山壮丽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以及想要登顶俯瞰的急切心情。既有内心的激荡,也有眼界的开阔。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诗人渴望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群山,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豪情壮志,也体现了他对自我能力的自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