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幼儿园健康课我爱我的身体课件.pptxVIP

2025 幼儿园健康课我爱我的身体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课程基本信息演讲人

CONTENTS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导入:从“身体儿歌”到“我的发现”(5分钟)核心内容:从“认识身体”到“保护身体”(30分钟)活动1:“护体小侦探”情景模拟延伸活动:从“课堂”到“生活”(5分钟)课程总结与升华(5分钟)目录

2025幼儿园健康课我爱我的身体课件

0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基本信息适用年龄:4-5岁(中班)

课时:45分钟(含10分钟延伸活动)

课程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身体主要外部器官的名称(头、颈、躯干、四肢)及功能,感知内部器官(如心脏、胃、肺)的存在与作用;

情感目标:萌发“身体是亲密伙伴”的认同感,建立“爱护身体”的初步责任感;

行为目标:掌握3-5项日常护体技能(如正确洗手、用眼距离、轻拿轻放身体),能在生活中主动实践。

02课程导入:从“身体儿歌”到“我的发现”(5分钟)

课程导入:从“身体儿歌”到“我的发现”(5分钟)晨间活动时,我常看到孩子们互相挠痒痒、比谁的手臂举得高——这些看似打闹的行为,恰恰是他们探索身体的本能。今天,我们就用一首熟悉的儿歌开启这场“身体之旅”。

环节1:律动互动《我的身体真奇妙》播放改编版儿歌(原曲《头肩膀膝盖脚》,新增“心脏跳、胃宝宝、小肺叶”等词),教师领动,幼儿跟做。过程中重点强调:“摸头时说‘我的小脑袋’,拍胸时说‘我的小心脏在跳’,揉肚子时说‘胃宝宝在等饭饭’。”

环节2:问题引导,激活经验

待幼儿情绪高涨后,蹲下与他们平视提问:“刚才拍膝盖时,你们发现膝盖有什么特别的?”“谁能说说,为什么跑起来时小肺叶会‘呼哧呼哧’?”鼓励幼儿用简单语言表达(如“膝盖会弯”“跑累了要呼吸”),教师及时肯定:“XX说得对!膝盖像小铰链,能让我们走路;肺像小气球,帮我们吸进氧气。”

这一环节通过“动”与“说”结合,既唤醒幼儿对身体的直观感知,又自然过渡到下一阶段的深度认知。

03核心内容:从“认识身体”到“保护身体”(30分钟)

第一站:身体的“外部朋友”(8分钟)幼儿对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位更易理解。我曾带孩子们观察过镜子里的自己,但这次我们要用更系统的方式梳理——

第一站:身体的“外部朋友”(8分钟)活动1:身体拼图大挑战提前准备放大版人体轮廓图(缺少头部、手臂、腿脚等部位),分小组发放可粘贴的“身体部件卡片”(如圆头、弯曲的手臂、带脚趾的脚)。幼儿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将卡片贴到正确位置。完成后,教师用磁贴在黑板上示范标准位置,并提问:“为什么手臂要贴在肩膀旁边?”引导幼儿发现“身体各部位有固定位置”。

活动2:“部位功能小剧场”

请3-4名幼儿分别扮演“小手”“小眼睛”“小脚丫”,用第一人称介绍功能(如“我是小手,能抓玩具、拍球,还能帮妈妈拿拖鞋”)。教师补充:“小手除了玩,还会‘说话’——和小朋友打招呼要挥挥手,不小心碰到别人要说‘对不起’时要抱抱。”

通过动手操作与角色扮演,幼儿不仅记住了部位名称,更理解了“每个部位都有独特用处”,为后续“保护”环节埋下伏笔。

第二站:身体的“内部宝藏”(10分钟)幼儿常问:“我肚子里有什么?”“为什么吃饭后肚子会鼓?”这些问题正是打开内部器官认知的钥匙。

第二站:身体的“内部宝藏”(10分钟)活动1:“听一听,猜一猜”用听诊器(儿童款)让幼儿轮流听同伴的心跳声,教师同步解说:“扑通扑通,这是心脏在工作!它像小泵机,每天要跳10万次,把血液送到全身。”接着,播放“肚子咕噜声”录音,提问:“这是谁在说话?”引导幼儿联想“胃宝宝在消化食物”。最后,做深呼吸动作,让幼儿感受胸腔起伏:“小肺叶像气球,吸气时鼓起来装氧气,呼气时排出废气。”

活动2:绘本共读《肚子里有个火车站》

选取幼儿熟悉的绘本题材,重点讲解“胃精灵”如何消化食物(对应“细嚼慢咽”的重要性)、“冷火车”为什么会让肚子疼(对应“少吃冷饮”的习惯)。翻到“乱塞食物导致胃精灵罢工”的画面时,我曾见过有孩子捂住自己的肚子说:“我以后吃饭要慢慢嚼!”这种情感共鸣比单纯说教更有效。

第三站:身体的“保护计划”(12分钟)认知的最终目的是行动。我观察到,部分幼儿因好奇用手指戳眼睛、奔跑时碰撞桌椅,这些行为急需正确引导。

04活动1:“护体小侦探”情景模拟

活动1:“护体小侦探”情景模拟设置4个生活场景(①用脏手抓饼干②趴着画画③用硬东西戳耳朵④奔跑时撞桌子),幼儿分组讨论“这样做对吗?为什么?”教师巡回倾听,捕捉典型回答(如“脏手有细菌,吃进肚子会生病”),并提炼正确做法:“洗手要打泡泡,数完20个数才干净”“画画时背要直,眼睛离本子一尺远”。

活动2:“护体儿歌”创编

结合讨论结果,和幼儿一起编简短易记的儿歌(示例):

“小眼睛,亮晶晶,

看书画画离一尺;

小耳朵,真可爱,

硬东西,不能塞;

活动1:“护体小侦探”情景模拟小肚皮,软乎乎,

凉的辣的要少吃;

爱身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