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案例分析教学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然药物案例分析教学课件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01前言

前言作为一名在中西医结合护理岗位上工作了15年的临床带教老师,我始终记得导师曾说过:“天然药物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藏,但要用好它,不仅要懂药理,更要懂‘人’。”这些年,我带教过近200名护理学员,最深的体会是:天然药物的临床应用不同于化学药物,其疗效与患者体质、用药依从性、生活方式甚至心理状态都密切相关。而案例分析教学,正是将这些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临床思维的“钥匙”。

今天要分享的案例,是去年我在中医科病房带教时全程参与的一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护理过程。患者王阿姨(化名)因长期服用化学降糖药出现胃肠道不适,经中医辨证后加用黄芪、桂枝、鸡血藤等中药复方调理,配合中医外治护理。这个案例贯穿了天然药物从评估到干预的全流程,能很好地体现“整体护理”与“辨证施护”的结合。接下来,我将以第一视角,带着大家一步步拆解这个案例。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记得那是2023年3月的一个清晨,我跟着主治医生查房时,48床的王阿姨正皱着眉头揉左脚:“护士,这脚又麻又痛,像有蚂蚁爬,晚上根本睡不着……”王阿姨是一名小学教师,患2型糖尿病8年,近3年口服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控制血糖,但近半年反复出现恶心、腹胀,空腹血糖仍波动在7.8-9.2mmol/L。2周前开始出现双下肢麻木、刺痛,以夜间为甚,足背触觉减退,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建议加用营养神经的化学药物,但王阿姨因担心“西药副作用”拒绝,经熟人介绍转至我院中医科。

入院时,王阿姨神志清楚,面色萎黄,舌质淡暗、苔薄白,脉细涩。主诉:双下肢麻木、刺痛(VAS评分6分),夜间加重,伴乏力、畏寒,纳差(每日进食约2两主食),眠差(每晚睡3-4小时),大便2-3日1次、质干。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否认肝肾疾病史。西医查体:双下肢皮肤温度偏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病例介绍10g尼龙丝试验阳性(双侧足底);空腹血糖8.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1mmol/L;糖化血红蛋白7.9%;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提示双侧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中医辨证:气虚血瘀证(久病耗气,血行不畅,脉络失养)。

主管医生制定了“中西医结合”方案:西医继续二甲双胍(减量至0.5gbid)控制血糖,停用格列齐特;中医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生黄芪30g、桂枝10g、炒白芍15g、鸡血藤20g、当归12g、地龙10g、炙甘草6g),每日1剂,分2次温服;配合中药熏洗(艾叶、红花、川芎各15g)每日1次,每次20分钟;同时予穴位按摩(足三里、三阴交)bid。而我们护理团队的任务,就是围绕这些干预措施,做好评估、监测与个性化护理。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接到王阿姨的护理任务后,我带着实习护士小张一起做了系统评估。评估前,我特意提醒小张:“天然药物的护理评估,除了常规的生命体征,更要关注患者对中药的认知、用药反应,以及中医体质相关的症状。”

健康史评估通过与王阿姨及家属沟通,我们梳理出关键信息:患者糖尿病病程长,长期西药治疗后出现胃肠不耐受,对“是药三分毒”有较深顾虑,但对中药接受度高(其母亲曾用中药调理慢性病);此次因神经病变症状影响生活质量(无法久站上课,夜间痛醒),求治意愿强,但担心中药起效慢、“喝了没用”。

身体状况评估除了西医查体结果,我们重点评估了中医症状:乏力(自觉“爬2层楼就喘”)、畏寒(穿厚袜子仍觉脚冷)、舌脉(符合气虚血瘀特征);用药相关症状:目前未服用中药,无恶心、腹泻等潜在中药不良反应;疼痛评估:VAS评分6分(静息痛),夜间加重,与“中医认为夜间阴盛,气血运行更缓,血瘀加重”的理论相符。

辅助检查评估重点关注与中药代谢相关的指标:肝肾功能(ALT28U/L,Scr78μmol/L,均正常),确保患者无中药使用禁忌;血糖指标提示当前降糖方案需调整(原格列齐特可能增加胃肠道负担),与中药联合使用后需监测血糖波动。

心理社会评估王阿姨因长期患病产生焦虑(“会不会瘫痪?”“中药真的能替代西药吗?”),职业因素(教师)使其对“恢复正常工作”需求迫切;家庭支持良好(丈夫每日陪诊,女儿帮忙查询中药知识),但家属对中药的具体作用机制了解有限。

小张记录完后,我指着评估单说:“这些信息不是孤立的,比如她的畏寒、舌淡暗,和中医辨证的‘气虚血瘀’对应,护理措施就要围绕‘益气活血、温通经络’来设计;她的焦虑和对中药的疑虑,需要我们在健康教育中重点化解。”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我们团队讨论后确定了4个主要护理诊断: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一)慢性疼痛(双下肢麻木、刺痛)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导致脉络阻滞有关依据:VAS评分6分,

文档评论(0)

2604903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