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64 ·
史 学 月 刊 2009年 第 l2 期
晚清的赈捐制度*
赵 晓 华
(中国政法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2249)
[关键词]赈捐;赈灾;晚清
[摘 要]赈捐制度在晚清救灾体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晚清赈捐开办异常频繁,虽然取得了一
定的实际效果,但清政府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晚清赈捐加速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下移,加大了地方政
府的救灾财政压力,也使吏治愈加腐败。
[中图分类号]K25;136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09)12-0064—05
TheDonationSystem intheLateQing
ZHA0 Xiao—hua
(SchooloJHurm~nities,China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Beijing102249,China)
Keywords:donation;calamityrelief;lateQing
Abstract:Thedonationsystem occupiedanimportantpositioninthesystem ofcalamityreliefinlateQing.Thedonation
activitieswereheldveryfrequentlyinlateQing.ThoughtheQinggovernmentmadesomepracticaleffects,italsopaida
highprice.Thed~nationnotonlyquickenedthemovingofhtepowerpfcentralgovermn enttowardlocalgovernments,
butalsoaddedtothefinancialpressureoflocalgovernments;furthermore,thedonationmadetheofficialcorruption
赈捐 ,也即因赈灾而举行的捐纳或捐输活 自顺治至道光二十年,因赈济开设的捐例达十四
动,是中国历代捐纳制度和救灾制度中的重要组 次。③清前期开设赈捐的原因,补充财政之不足
成部分。作为历代救灾制度的集大成者,清代更 似乎还不能作为全部解释。时人 曾言:“圣朝偶
是将因赈捐纳逐步制度化、系统化 。晚清以来, 遇灾荒,赈贷蠲缓,百方筹画,不惜千万亿帑金,
在严重的财政危机之下,捐纳大开已成清政府卖 何藉涓流之挹注?然乡党好施者例加奖励,此劝
官鬻爵、饮鸩止渴的重要表现,因灾捐纳也成为 善之 良谟,实救荒之仁术也。”④另据谢俊美先生
中央及地方官府进行灾荒救济的重要手段。近 的研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每次开捐,收银不
些年来,学界对于晚清捐纳制度已经进行了相当
的宏观探讨①,但是,对其中的因赈捐纳制度,只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清代灾赈法规及其政治运
作研究”(06CZSO09)的阶段性成果。
有牛敬忠对同治十年直隶水灾、光绪二年福建水
①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许大龄:《清代捐纳制度》,《近代中
灾、光绪初年华北大旱灾等三次大赈中的捐纳制 国史料丛刊续编》第 399册 ,台北,文海 出版社 1976年
度做 了相关研究②,总体来看,对晚清赈捐制度 版;鲁子健:《捐纳一 ~清代的卖官鬻爵制度》,《文史杂
特点及变化、影响等等,还缺乏相应的深入探讨。 志}1999年第 6期;楚双志:《捐纳制度与晚清政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