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9卷第 6期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 11月
V01.29 No,6 JournalofChangchtmNoml~Univel~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NOV.20l0
《诗经》中的 “物感观
王惠丹 ,张桂琴2
(1.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国际部,北京 100102;2.大连广播电视大学文法系,辽宁大连 116021)
[摘 要] “物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命题之一。早在先秦时期, 《诗经》中就已经出
现 “物感”萌芽 ,表现为诗人对 自然事物的无 目的性的拈取态度,而不是某 “物”必然引起人们 内心
的某种感情,也不是一定通过 目之所及的某种 “物”来抒写内心的情感, “物”与 “情”之间没有必
然、明确 的指 向性 ,而呈现 出无意识 的混融性 。
[关键词] 《诗经》;“物我”观;物我关系;“物感”观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2010)06—0095—04
物“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最为重要的范畴之一。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代诗歌中就已出现了 “物
感”萌芽,只是此时之 “物”与 “感”是处在一种无意识的}昆融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创作观念中,创作主体
往往将 自然人格化,赋予它们与人相同的生命情感及意志,把它们当作与人类 自身的情感相同相通的对象。
万物有灵观念和互渗律观念使人们产生了人与 自然之间的同情同构 、物我交感等观念。在这种观念 的观照
下,此时的 “物”与 感“”之间几乎是处于一种尚未被人们拿出来思考的混融状态。
一 、 先秦 “物我”观与 “物感”观
远古时期 ,人们笃信人与天地 自然是为一体,自然具有和人类相同的器官,自然万物就是人,人就是 自
然万物,人与 自然具有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先民们看待 自然与现在我们较为客观地看待 自然的情
况不同。人类学家列维 ·布留尔认为:“对原始人来说,纯物理 (按我们给这个词所赋予的那种意义而言)的
现象是没有的。流着的水、吹着的风、下着的雨、任何 自然现象、声音、颜色,从来就不像被我们感知的那
样被他们感知着,也就是不被感知成为与其他在前在后的运动处于一定关系中的或多或少复杂的运动。……
原始人用与我frith同的眼睛来看 ,但是用与我们不同的意识来感知”l1]。原始先民认为人与 自然之间有某种
神秘 的联系,他们将 自然万物人格化,像观察 自己身体的变化那样来观察 自然万物,以己度人,并且 ,正如
身体上的一些变化会给人带来影响一样 ,人与 自然万物之间也存在着某种神秘的相互影响和约束。先民在漫
长的狩猎 、采集和原始农业生活中,通过 自然外物获得各种必需的生活资料,是f~ff]生存下去的根本 ,所以
对 自然的依赖使先民与 自然之间充满 了亲切的感觉。 “自旧石器时代开始的采集和渔猎活动使 中国史前先民
培养了对物象的观察和体悟能力,物象之间的巫术或相似联系成为中国人早期思维关注的一个恒定 目标。”【J
然而 自然并不总是给予人们所需要的一切 ,同时也给予人们种种磨难。洪水 、火灾、雷 电、地震……原
始人不能解释这些现象,因此神秘感、恐惧感必然相伴而来。在不期而来的灾难 中,人们也不是全然逆来顺
受, 《山海经》里记载的 “精卫填海”、“鲧禹治水”, 《淮南子》里 “女娲补天”、 “后羿射 日”、 “共工怒触不
周山”等等,都反映了原始人类对抗恶劣的自然灾害的活动。尽管如此,在先民的意识中,人与自然万物总
是密不可分、同体同构的,其关系神秘而不可更易。 “正是在中华 民族 的祖先对于人与 自然关系这种原始体
验的基础上,人们建构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影响最为深远 天‘人同构’的宇宙模式。”]
[收稿 日期]2010—05—29
[作者简介]王惠丹(1979一),女,河北保定人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国际部讲师,硕士,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 95 ·
原始人类在漫长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情感活动和 自然外物之问便形成了一种神秘的、难 以言说的但却是
强烈的、极为密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入木三分 课件 成语故事.pptx VIP
-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学科学 爱科学教案(2025秋).doc
- 汽车变速器齿轮激光焊缝组织及焊接性能研究 A Study on Laser Seam Structure and Welding Performance of Automotive Transmission Gear.pdf VIP
- 生物安全记录表(2025版).pdf
- 6宫格数独综合练习题(初级、中级、高级各27套).pdf VIP
- RAL劳尔色卡国际色卡CMYK颜色对照表.pdf VIP
- 行政组织理论00319复习资料.doc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计算机音乐(北京邮电大学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老友记台词剧本第一季第1集中英双语左右对照.pdf VIP
- (精校版)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初中三年历史知识点).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