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晚清桐城中兴的时代原因及理论基础.pdfVIP

论晚清桐城中兴的时代原因及理论基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历 史 回 廊 文 艺 生 活 LITERATURE LIFE 2O11—10 论晚清桐城中兴的时代原因及理论基础 倪冬霞 (青海师范大学 文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摘 要: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 ,桐城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在清代绵延了二百多年,历经的作家众多,影响 也最大,而真正得名是在桐城 中兴时代。桐城中兴有它客观的历史必然性,也有其 自身内在文学发展的合 理性 。 关键词 :桐城派;中兴;原因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064—03 时到清代道成年间,历经百余年的桐城渐显衰象,走上了 的人们围绕重大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并形成一种主宰一定时代 “文敝道丧”的下坡路 ,在这个时候曾国藩出现,他以桐城中兴 的思想潮流。而从整体观察 ,晚清社会思潮主要呈现这样的一 为己任,继承桐城之精华,又有 自己的创新 ,使桐城派出现了 条主线:从经世致用思潮至洋务思潮 ,再从早期维新思潮到维 回光返照,但是返照一时的桐城中兴不是曾国藩一人的功劳, 新变法思潮、革命民主主义思潮,最终演变为 “五四”时期的新 有文学 自身发展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 文化思潮。而桐城中兴之时 是经世致用思潮和洋务思潮激 一 、 桐城派的渊源及特征 荡晚清社会之时。 桐城派在清代文坛取得显赫的地位 ,并持续了那么久 ,即 桐城派奠基者方苞,竖起 “义法”说的大旗。义即 《易》之所 使在社会发生了巨大动荡的情况下,还能获得 “中兴”局面,主 谓 “言有物”也 ,法即 《易》之所谓 “言有序”也 ,义 以经而法纬 要原因在于它顺应了时代 ,并以与正统权力的结合得以延续 之,然后成体之文。”刘大樾上承方苞 ,下启姚鼐,他对 “义法” 生命。大清入关以来 ,为了巩固统治,清朝统治者对汉族知识 理论进行丰富和拓展 ,以 “义理 ,书卷 ,经济”的 “行文之实”扩 份子既以“文字狱”等方式进行武力镇压,并采取利诱方式广 大 “言有物”的内容,是姚鼐 “义理、考据、词章”说的先导,在以 纳人才。作为桐城派先驱戴名世因其散文集 南《山集偶钞》而 后的姚门四弟子也极力鼓吹经世致用的思潮,由此可看出桐 死于文字狱 ,就连作序的方苞 ,也因受牵连被捕入狱 ,差点送 城派具有经世致用的传统。晚清经世思潮兴起时,姚莹 、方东 命。由于清王朝对文人的控制也El益严密 ,从此以后 ,桐城派 树、管同、梅曾亮、即 “姚门四杰”,他们发扬了桐城经世传统, 作家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谨慎从事 ,不能畅所欲言,只好 在社会大局中转向应变求新 ,经世致用的探索 ,顺应了经世致 追求为文的含蓄有味,做文也只能消极迎合和积极适应。 用的时代思潮。桐城派以经世致用的桐城文与康熙对程朱理 然而,清王朝真正镇压的是政治上的反对派,而不是做学 学的提倡息息相关。因此 ,程朱理学的复兴与当时整个社会思 问的,搞文学的专业人才,相反,康熙入主中原以来 ,一直在广 潮趋于求实有很大关系,是对王学末流空疏的反动,体现出务 纳不同学术 ,专业上的人才,从而可以对清代政治的稳定、经 实经世的倾向。而程朱理学的复兴无疑也就意味着桐城派将 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起到推动作用,无疑桐城派从创立 以 迎来中兴的局面。 来一直在顺应清代统治者发展文化的大气候 、大环境。 在 “姚门四杰”相继去世后 ,晚清桐城派有趋于衰敝之势。 鸦片战争前后 ,随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加剧 ,文字书 但是到洋务运动前夕,曾国藩的加入 ,使晚清桐城派走出了困 写也 日渐变化 ,这便是以龚 自珍 ,魏源为首的资产阶级启蒙作 境,洋务思潮是经世致用思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直接延继, 家散文的兴起 ,他们是近代散文的曙光。但在本时期作为散文 洋务运动的求实、务实的经

文档评论(0)

wpxua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