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pdfVIP

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与职业 第21期(总第697期) 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方晓强 姜皓 刘丽娜 [摘要]网络文化是伴随互联网络的产生而兴起的信息时代的产物。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 ,要拥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但同时,大学生又是在网络文化这个新背景下成长的,他们 必然受到来 自互联网各方面的冲击。因此,文章针对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价值观受到的冲击,指出要重视和加 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化 大学生 社会主义价值观 [作者简介]方晓强(1977-),男,山东商河人,邯郸学院法政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河北 邯郸 056005)姜皓 (1987一),女,河北承德人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吉林 长春 130012)刘丽娜 (1978-),女,辽宁锦州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市场营销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35) [基金项 目]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网络文化与我 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的阶段性成果。(项 目编号: HB09BMKO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l1)21-0059-02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互联网络的产生而兴起的信息时代的产 斥着互联网的每个角落;追求刺激,推崇物质享受的博主们大声 物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壮大,人类从传统的非网时代进入到网 叫嚣的 “年轻就要敢玩 ,享乐就在今天”和挂在文章后那一张张 络时代,网络文化 已经形成并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强调在网 手持LV、GUCCI等一系列奢侈品的图片,撞击着大学生们的眼 络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教育 ,分析网络文 球 ,滋生出 “有钱真好”“享乐万岁”的思想。此外,商业网站是互 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受到的挑战 ,探寻大学生社 联网中的主体,为了追逐利益 ,有些消费网站盲 目发布各种信 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思路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息,助长了青年学生享乐主义的盛行。 一 、 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具体要求 3.网络文化下的功用化倾向侵蚀着大学生们的价值观。近 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大学生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 年来流行 的 “人肉搜索”体现着大量 的功用化倾 向,源于 “猫 主义而奋斗终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扑”论坛 ,当某一事件中主角的行为在道德方面触动了大家的 务 ,成为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 敏感神经 ,论坛中便会有人以论坛专用虚拟货币 “Mp”来悬赏可 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以科学的态度,采 以提供主角信息的人 ,形成了人肉搜索引擎机制。在 自身好奇 取科学的方法,坚持不懈 ,探求真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以 心和获取更多 “Mp”双重作用下 ,网民发挥人海战术 ,追逐事件 集体主义为原则;树立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以真 的主要人物并对其加以抨击 ,逐渐,人肉搜索演变为窥探别人 为美 ,重科学,尚真诚 ;以善为美,重教化 ,尚伦理;以淳朴为美, 隐私的工具,为了满足 自己的成就感和精神上的利益而不顾 自 重本色 ,尚自然。 身做法的对与错,只从 自身利益出发思考问题,功用化的 “精神”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挑战 体现于这种道德抨击与隐私保护之中,这对于大学生从网络社 1.网络文化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从信息传播主体来 会进入到现实社会的影响是不利的,对正确科学观的树立是有 说,国内外部分势力 “西化”“分化”我国青少年 ,极力煽动当代大 害的。 学生反社会主义、反共产主义,动摇其社会政治理想 ;从传播内 4.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个人主义泛滥。首先 ,网络游戏导

文档评论(0)

ww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