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道德情感的法律规制——“打死小偷”的法理学思考.pdf
第3期 基浩伦 No.3
2004年6月 Zheng Fa Lun Cong Jun.10,2004
【文章编号】1002-6274(2004)03—_()8 —O4
论道德情感的法律规制
— — “打死小偷”的法理学思考
张东平
(华东政法学院,上海200042)
【摘 要】文明人类必定拥有道德情感,它为社会共存所必需,并形成同时代的道德,而且不能削弱只能不断地增
长与发展。然而,道德情感的不稳定性导致了它可能出现膨胀或缩减的非正常态,因此必须寻求一种力量对它进
行适度规制。法律与道德之间的相互促进性与功能互补性决定了法律便成为了这种合理力量并进而对人们的道
德情感予以制约或引导,以使道德调控机制的功能得以充分而有效地发挥。
【关键词】道德本能 道德情感 制约引导 法律规制
【中图分类号】DF0—053 【文献标识码】A
··—— 一+ n+ ··—— ··+ “+ n+ n+ ··+ ”+ ”+ n+ ”+ ”+ n+ n+ ”+ ··+ 一+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一 、 问题的提出
现代社会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大家越来越爱讲法。尽管法治还远未深人人心,但有关法律的辞藻却已
充斥于大众生活之中。然而,讲法并不等于懂法,更不等于守法,在不断鼓动起来的群情激愤中,在浑然不
觉的随心所欲中,法律的禁区往往被轻易逾越。湘西南一小偷仅仅因为偷了一些柴油便被百余名愤怒的
村民活活打死在棍棒和拳脚之下;然而他们却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是见义勇为,就连其他村民也把他们视
为村里的功臣,因为整个村子从此安宁了,再也不用担心有人来偷盗了!事后虽然主要责任人已锒铛人
狱,但它给人们留下的思考却是沉甸甸的。
类似打死小偷的行为,很多人都认为是为民除害的正义之举,但在法理上却无论如何也称不上“正
义”。从实体法上看应该罪责相当,小偷小摸罪不当死;从程序法上看,非经法定机关的法定程序不得擅自
剥夺公民生命。小偷偷盗固然有错,哪怕他的罪行是不可饶恕的,法律会通过正当程序作出裁断而无需公
民恣意施暴。公力救济代替私人报复,向来被视为人类社会迈向法制文明的标志之一,个体复仇往往与低
下的文化、传统的习俗及落后的伦理相联系,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秩序,通常也难以实现真正的
正义。滥施私刑与当今社会的法治与正义理念显然是格格不人的,尤其是在崇尚人权保障与人性关怀的
今天,更不能随意剥夺公民生命,这是对一个法治社会最低限度的要求。
随着法律越来越深人地走进百姓生活,乡民们不可能不知道杀人犯法,但为什么他们还一手导演了小
偷被活活打死这样一个悲剧?因为他们知道:“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对于小偷,只要打不死一般不会被追
究责任。于是面对有过错者,人们被激起的义愤与内心固有的冲动占了上风,法律的约束在正直、厌恶、憎
恨等情感因素的冲击下已经苍白无力。已经混乱的思维和狂热的心理感受影响了人们辨别是非与自我约
束的能力而使他们变得烦躁与极易受煽动。这要归咎于法律对于道德情感的一种不自觉的漠视与放纵,
在法律调整的间隙中得以充分甚至过度释放的正是这种道德情感。
二、道德情感需要规制的内在根据
基于人的道德本能或直觉所产生的一切情感的总和可称为道德情感。人作为生命物质的最高形态,
【作者简介】张东平,男,山东聊城人,华东政法学院2003级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犯罪学。
第3期 张东平:论道德情感的法律规制 81
与一般动物相区别的显著特征在于人具有人类精神,它与人类必须群居的生物属性共同要求某个聚居体
的成员在彼此影响和相互协作中不仅要利己还要利他,同时还必须遵循超越于自然法则之外的人类特有
的行为规则。虽然对这种规则的服从与自觉内化可能仅是潜意识层面上的,但仍然昭示出人类规则与社
会道德两者的约束与规范机能具有某种程度的天然一致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