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肺结节的诊断结果对比分析.pdf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 年第 21 卷第 8 期 IMHGN , April 2015 , Vo1.21 No.8
·超声与影像·
常规剂量 CT 扫描和低剂量 CT 扫描诊断
肺结节的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张赛君
[摘要】 目的 比较常规剂量 CT 扫描和低剂量 CT 扫描诊断肺结节的诊断结果,为螺旋 CT
扫描在肺结节诊断的运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 82 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行常规剂
量螺旋 CT 扫描再行低剂量螺旋 CT 扫描,比较两种方法图像效果、发现结节数目情况、肺结节形态
学特征和定性诊断结果。结果低剂量扫描图像判定为优 76 例 (92.68% )、可 6 例 ( 7.320,毛) ,与
常规剂量扫描图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X 2=0.097 , P 0.05) 。低剂量扫描发现结节数目
116 个,血管集束征 4 例( 4.880,毛)、胸膜凹陷征 18 例 ( 2 1.950,毛)、毛剌征 32 例 (39.02% )、深
分叶征 34 例 ( 4 1.460,毛) ,与常规剂量扫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低剂量扫描诊断为
炎性结节 10 例 ( 12.200,毛)、瘤 35 例 (42.68% )、肺癌 31 例 (37.80% )、难判 6 例 ( 7.320,毛) 0 {~
剂量扫描定性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扫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低剂量螺
旋 CT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诊断肺结节结果无显著差异,但是低剂量扫描降低了辐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肺结节诊断;螺旋 CT 扫描;常规剂量;低剂量
肺结节是常见的肺部疾病气传统的 X 线虽
然能发现肺结节,但是定性诊断效果较差[勾。近年
来,随着 CT 扫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CT 在
肺结节诊断中得到了较广的运用[日]。相比于 X 线
诊断, CT 扫描技术具有阳性检出率高、图像质量
好、可以对肺结节进行定性诊断等优点[叫。目前
螺旋 CT 扫描包括低剂量扫描和常规剂量扫描[叫。
本文以 82 例肺结节患者为对象,发现低剂量螺旋
CT 可以获得与常规剂量 CT相似的结果,减少放
射性物质使用剂量。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 2013 年 12 月至 2014 年 11
月我院收治的肺结节患者共 82 例为对象。患者年
龄 45 - 75 岁,平均( 58.2 :t 8.4 )岁;男 68 例,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5.08.034
作者单位: 41∞08 长沙,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女 14 例。纳入标准:肺结节直径运 3cmj 患者能
够理解检查过程中发出的各项指令;均接受常规
剂量和低剂量检盔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有肺不张、局部淋巴结肿大症状;有钙化空洞者;
语言障碍或有精神疾患者。
1.2 方法使用东芝 TOSHIBA Aquilion16 螺旋
CT 扫描仪。常规剂量扫描参数:电压 120 V,电
流 200 mA,螺距1.0,扫描层厚lO mm。低剂量
扫描参数:电压 120 V,电流 30 mA,螺距1.0 ,
扫描层厚 10 mmo 所有患者均先行常规剂量螺旋
CT 扫描,再行低剂量螺旋 CT 扫描。选择病灶中
最大的中心层面扫描,采用肺窗及纵脯窗扫描摄
片。纵隔窗与窗宽比例 500 Hu,窗位 55 Hu,肺
窗与窗宽比 1500 Hu,窗位 700 - 500 Hu。对高
关注层面,行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根据诊断需要,
适当调整患者体位,并指导患者适时屏气。扫描
时间1O -15s,扫描泡围肺尖到肺底。
1.3 观察指标 图像效果分为优、可、差。其中:
图像无伪影,肺结节判断未受干扰,为优;图像
1127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 年第 21 卷第 8 期 IMHGN , April 2015 , Vo1.21 No.8
整体效果较好,有少量伪影,但不影响肺结节判断,
为可;图像伪影较多,肺结节判断困难,需再次
扫描,为差。并比较两种扫描方法发现结节的数
目情况、肺结节形态学特征和定性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使用 S自S19.0 进行统
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王扫)
表示,采用 t 检验法检验;计数资料使用例(% )
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图像效果比较低剂量扫描图像判定为优 76
例 (92.68% )、可 6 例 (7.32%) ,与常规剂量扫
描图像结果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 (p 0.05) ,
见表 1 。
表 1 两种方法扫描图像效果比较 [n(%)]
方法 n 优 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