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钱谦益的文学本质论.pdf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2001年第4期 No.4 2∞ 1
钱 谦 益 的 文 学 本 质 论
[韩]朴缭兰 (韩国 汉阳大学校 中文系)
[关键词] 钱谦益 灵心 学问 世运 [摘 要] 钱谦益主张“文有本”,这“本”正谓“灵心 、“学问”、“世运”。他批判前、后七子的剽窃之 弊,反对竟陵派的“幽深孤峭”。他重视“忠臣志士的性灵 ,提倡“经世致用之学” 从而强调“文学必反映 世运”。他尤其提倡文学“善变”论,反对文学拟古主义,重视文学随时代的变化。由此言之,钱谦益重视 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以试图挽救晚明文学的空疏之弊,定立文学所要进的新方向。他上承明代文论而下 开清初文论的先河 [中圈分类号] l斯 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02a9(~o1)04—006 A study ofQhnQian—yi’sTheory ofLiteratureES~lCe (South Korea)Park Kyoung Lan ( Ⅲ ofCh/nese,Hart i*y,SoyKorea) Key Words:Qian Qian一 ,disposition,learning,historical background Al~ratt:Qian Qian—yi said “Literature raust have its s0LIrce.”1Ks“source”refers to a human being’s “disposition”,“learning”and“historical background”.He criticized the malpractice of pJa Iy and iMul- genee in seIf-aniration in the literarv circles of his time.He asserted that“literature should be the reflection
of the times”,eulogizing righteous govemors and heroic ma~-rs.He fow~efully advocated that literature should keep upw油 thetimes ratherthanfolowthe beatentrack AⅡthisindicatesthatQial Qi~-yi paidmuch at· tentiontotherelation betwenliteratureandthetimesinan attempttoreBlove shallownessfrom thelate_MiI壕
literature.and re.orient the advance ofliterature.
钱谦益(1582-1664),江苏常熟人,少时学秦、汉古文,万历34年(1606)与“嘉定四君子”交游, 始得闻归有光之绪言,从而知唐宋文学。从此十五年以后,他再传闻汤显祖的悔意之语,遂改弦易 辙,烧毁了4o岁以前的文章,可谓他的《有学集》与《初学集》都是四十岁以后所写的文章。 钱谦益的文学论,透过批判当时文坛一后七子、竞陵派而趋于系统化了。他说道:“末学之失, 其病有二;-N蔽于俗学,-gtl误于自是。”“俗学”是针对后七子的“摹仿”与“剽窃”,“自是”是针对 着竞陵派的“深幽孤峭”。他指摘了“俗学”与“自是”之弊,提出了文学“有本说”。他说:
-kk.为诗者有本焉,国风之好色,小雅之想诽,离骚之疫痛叫呼,结樯于君臣夫妇朋友之同,而发作于 身世逼侧、时命连蹇之台,病而吟,誊歌而溺笑,皆是物也。故日有本。??夸之为诗,本之财无,徒以词 章声病,比量于尺幅之间,如眷花之烂发,如秋水之时至,风怒霜杀,索然不见其所有,而举世成以此相夸 相命,岂不末哉j(《有学集 周元亮箍古堂台剥序》)
[收稿日期] 20OO一2—8 [作者简介] 朴璩兰(1965一 ),女,韩国汉城人,汉阳大学校中文系讲师,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121
# ,》 ._, { 维普资讯
如“好色”、“怨诽”、“疾痛叫呼”,被身世或时运触发时,其文始“有本”即“有物”。换句话说,文 之“本”正是 自然而然因际遇而激发的喜怒哀乐之情。文学一定得有此物 ,始能流传而不朽。不过, 当世文坛只致力于“词章声病”,却不顾有本之文。他尤其是对竞陵派深表不满,如: 当其创莸之和,当尝覃思苦心,寻味古人之微言奥旨,少有一知丰见.掠影希光,以求绝出于时搭。久 之,见 日益僻.胆 日益粗,举古人之高文大篇揣陈排比者,以为繁芫熟烂,胥欲扫而刊之,而惟其僻见之是 师.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