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啤酒的并购战略目标评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燕京啤酒的并购战略目标评价

燕京啤酒的并购战略评价 4 2我国啤酒行业与燕京啤酒的基本情况 2.1我国啤酒行业的发展 我国啤酒工业的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只用了短短100年的时间就从一个 年产不足万吨的啤酒生产小国成为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的啤酒生产大国。据国家统计 局统计,2001年我国啤酒产量为2289万吨,进一步向世界第一大国——美国靠近。 到2005年底,完成啤酒产量为3100万吨,达到世界第一,其中山东、黑龙江、广东、 浙江均达到100万以上,河北、安徽、辽宁、北京达到80万吨以上。我国啤酒工业从 整体上讲,在技术、装备、产品质量、企业规模、科研、设计、教学等方面已基本 成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举足轻重的啤酒大国[6]。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外啤酒品牌的涌入,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引进、 资金的投入、外资和合资企业的建立,促进了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随着中国加入 WTO,中国的经济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啤酒工业将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我国啤酒工业总体发展趋势为:产量稳步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不断加强、生产能力局部过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啤酒企业间的联合、兼并、控 股、收购已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将不断发生。 中国啤酒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国情和其发展历史。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啤 酒工业才开始起步,而真正的发展,是最近20年的事。其历史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1)开始时期(1900年-1949年) 建国前夕,全国仅有8家啤酒厂,其中有一些是外国人建的,如俄国在哈尔滨 建厂(1900年),德国、美国在青岛建厂(1903年);另外国内其它一些啤酒厂年 产量也不足万吨,规模小、产量低、品种少,原料、酒花及麦芽都要进口,故此产 品主要是供外国侨民及侵华军队饮用。 2)整顿发展时期约(1950年-1979年) 1979年,我国啤酒产量从建国初期7000吨发展为40万吨。但5万吨规模的啤酒厂 全国仅有1-2家,购买啤酒难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5 3)高速发展时期(1980年-1990年) 1985年后,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倾斜,实施了“啤酒专项工程”,为啤酒工业 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全国投入生产的啤酒厂家不 少于500家,从产量上看1985年已达310万吨,在国际上居第六位。而到1990年 时,啤酒生产能力已达到700万吨,10万吨以上的啤酒企业达10家以上,年增长速 度达30%,跃居世界啤酒产量的第三位,(美国2300万吨,德国1200万吨)此发 展速度在世界啤酒发展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4)市场经济变革时期(1991年-至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啤酒工业发展速度放慢,国家提出“稳步发展,提高质 量,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方针政策,由于基数较大,实际年增长为100万吨每年, 1993年达到1225.6万吨,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啤酒大国,1998年达1988 万,1999年达2099万,人均消费达17公升,为世界人均消费的66%。在2002年 以2387万吨超过了美国2200多万吨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虽然,2003年国内啤 酒消费量达到254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但是,在中国,东西部 地区之间消费水平、城乡之间消费水平的差异的不同,以及我国的人口众多,尽管 目前国内人均啤酒消费量约为19升,与国际上人均22升的消费量相比,还是很 有发展潜力的[7]。 至此,买啤酒难变为卖啤酒难,从而产生了市场竞争,啤酒工业进入了一个靠 实力、靠品牌、靠规模、靠效益,通过市场竞争求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是,一些外国著名的啤酒公司也看好我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寻求与我国 啤酒企业合资或独资建厂,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底,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企业 已超过100多家,产量约占我国啤酒总产量的30%以上。如喜力、嘉士伯、百威等 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除百威外,但他们基本上折戟而归。 从90年代后期到现在,随着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由于竞争概念的 引入,我国企业规模化、集团化趋势已非常明显。其中,由于国内啤酒市场的需求 增长放缓,啤酒行业内部竞争加剧,企业合并也日益活跃,企业数量开始下降到300 多家。而且整合的速度在越来越快。在国际上来看,除德国外,位居前十名的企业基本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前十名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已从1997年的19% 上升至2003年的57%,形成了国内啤酒行业的第一集团,这里面以燕京、青岛、华 润为代表,他们都要做全国市场,积极培植全国品牌,充分应用资本力量对啤酒行 业进行大规模并购、大规模整合,并同时在全国市场上展开销售活动。因此,啤酒 集团的发展和扩张带动了我国啤酒工业结构的变化,有利地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目前,世界上排名前列的啤酒公司如AB(美国百威)、英特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