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于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点滴建议
论文摘要:针对新形势下如何施行因材施教,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而不是
标准化产品的毕业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另就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如何平衡提
出建设性意见。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因材施教;教学;科研
因材施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也是教育者必须具备的教育理念。然而,
即使在世界顶级名校哈佛大学的教育中,也会有比尔·盖茨在大三时毅然弃学
从商;刚刚辞世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也在里德学院学习了6 个月后退学,乔布
斯说: “从我退学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不用去上那些我毫无兴趣的必修课了,
而是开始旁听那些看起来比较有意思的科目。”比尔·盖茨、乔布斯,他们在
计算机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可是从他们身上却体现了在高等教育中难以真正
实现因材施教。
前几天看电视招聘类节目,一位应聘者是2008 年毕业于北京某学院某专业
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她发现对所学专业一窍不通,致使两门课程挂科,经过
几次补考,一直没有通过,毕业时她没有如愿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只拿到了
一张结业证。离校后她又参加了2 次补考,依然没有通过。在校期间,虽然对
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却在记者团中工作得有声有色,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毕业
后找的工作和所学专业无关,而是与编辑有关的工作,她想应聘到大的企业做
企业策划和编辑工作,在场的18 家大型企业的达人普遍认为:仅凭一张结业证
想进一些知名大企业根本不可能,因为毕业证是敲门砖。这仅是一个例子,代
表的也许是个别现象,但她为错误地选择了专业所付出的代价也许比我们看到
的大得多。
近几年来,尤其是高校扩招以来,多数教师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是:学生
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与扩招后一些学生录取分数较低,基础较差
有关。本人一直在一线从事教学,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多,曾在所授课的班级做
过调查:3 个班80 多名学生中,报考时对所学专业了解并且也很感兴趣的学生
不足20 名,仅占约25%,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状况怎不令人担忧?
一、因材施教应顺应时代的发展
1.经过笔者的调查和深入分析,厌学背后有着多方面、较复杂的原因
(1)高考报志愿时,部分学生带有功利性、盲目追随所谓热门、就业好的
专业,其实对所学专业了解甚少,等到真正接触到专业课程时,才发现自己对
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才意识到自己犯了方向性错误,但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
硬撑着往下学,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尽管努力也只能事倍功半,结果只想混
个毕业证能就业就行。
(2)部分学生的家长社会关系广泛,已为孩子安排好工作,就差一张文凭
了。而且以后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他们认为学什么都没
用,缺少了学习的动力。
(3)部分学生没有考上感兴趣的专业,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他们有着自
己的目标,并为目标而努力,把学校该学的课程当成了副业,考试及格是他们
对自己的要求。
(4)少数学生经过十年寒窗,终于挤过千军万马的高考独木桥,认为该歇
歇了,因此将大学当成避风的港湾,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在沉溺于网络或花前
月下的同时,考试成绩一次次亮起红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上需要多元化的有创
造性的人才,因材施教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学校和教师都应该想办法改变这种现状
(1)学校方面。
1)高校可将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进行调整: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学生在
大一时不分专业,大二时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来选择专业,在大一的一年时
间里,一是学生对大学生活有了感性认识,对专业情况可以用心地了解;二是
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根据爱好选择专业,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选择专业的
盲目性,这种模式在条件允许时应该被更多的高校借鉴和推广。
2)层次相近的文理高校及专业之间可以加强合作,为选择专业时犯方向性
错误的学生调换专业开辟绿色通道。以上文女学生为例:当她发现对所学理工专
业根本没有兴趣,而对另一个文科专业感兴趣并很有天赋时,她可以向学校提
出申请调换专业,学校可以根据她的申请对她文科相应专业进行考评,考评合
格后,由学校负责她的专业调整甚至是层次相近的学校间的调整,当然这种调
整会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学生自己而言是力所不能及的,而对于学校,只要认
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只要去做,制定好相应的制度还是可以实现的,毕竟
这样的学生很少。而教育要实行因材施教,要人性化,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教育应该一切为了学生,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塔望食品品牌策划:品牌就是生意,功能饮料行业如何正确品牌定位.pdf VIP
- 2023春国开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任务(形成性考核作业1)试题及答案.pdf VIP
- HGT20592_20635-2009钢制管法兰、垫片和紧固件(法兰选取).pdf VIP
- 中国脱硫脱硝除尘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营销现场作业安全工作规程(试行).docx VIP
-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考试(理论考核)题库及答案(2025年深圳).docx VIP
- 手工贴标工艺培训.pptx
- 电梯(困人)机房救援说明.doc VIP
- Power BI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案例教程.pptx
- 建设法规测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