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梵净山茶业集团发展战略
2梵净山茶业集团战略环境分析
2.1梵净山茶业集团企业概况
梵净山茶业集团由铜仁市15家茶叶企业和相关企业,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
《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中提出的“市场主导,政府
推动”“龙头带动,品牌引领”的基本原则,在自愿、平等的原则上,于2014
年8月15日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
该集团旗下企业中有不少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生态茶园达
14.8万亩、建有近5万平方米生产加工车间、年产成品茶能力超过21000吨,集团
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开展生产经
营管理活动,是目前省内最大的产供销、产学研、初精制一体化茶叶企业之一。
2.2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基础,使企业在分析外部环境、发现和识别
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与威胁之后,能及时抢抓机遇、争取减少企业发展中的不
利因素。本节将通过对宏观环境分析、茶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竞争环境的五力
模型分析,发现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遇与威胁。
2.2.1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人口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等方面。
1、经济环境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者收入水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
平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随着我国近
年来发展速度的加快,综合实力也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收入水平
决定消费水平,人们的购买力增强了,对茶叶这类健康食品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增
加。
(2)消费者消费结构的变化:用恩格尔系数可以看出,收入增加会对消费
者消费需求和结构带来变化,收入增加,用于生存性食物的支出的比重便会逐步
降低。从单一的高比例购买生存性食物的支出逐渐向多元化购买产品、服务转变,
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像茶叶这类养生保健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
茶叶的支出上也会有一定增加。
2、文化环境分析
(1)风俗习惯:我国自古就有“品茗”的优良传统,俗话说,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无论是在都市餐厅中玻璃杯里舒展的几缕翠叶,还
是在农村的火炉上煨的浓茶,都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茶叶,从武王伐纣时期
的贡品,到汉朝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风的盛起,到
唐代“不可一日无茶”,饮茶早已是国人深入骨子里的传统习惯。
(2)教育水平: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健康和养生也愈加重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茶叶的研究取得了在人体健
康等方向上的不少成果,通过临床实验、活体体内外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人
们更加了解茶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日渐受到消费者的追
捧。
(3)茶文化:我国的茶文化有着非常优秀的形成和发展史,伴随着商品经
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茶文化应运而生,注重文化意识形态,注重雅致,
见诸于诗词书画、歌舞之中。茶文化从诞生到不断发展,融合了儒家、道家、释
家的哲学精神,并演变为各地各民族的民俗,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
一种文化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茶文化也发展出了新的内涵,新时期的茶文化
融入了更多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精髓,加上现代新闻媒体的传播效应,
使得茶的价值功能更为人们所熟知,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意识的进一步确立。
茶文化之所以得到广大民众的接受和推崇,主要在于各国与各地虽有各具特色的
不同区域性茶文化,但茶文化的内涵是相同的,核心都是发扬茶徳、传播茶道、
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还有促进民族团结、表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贸易的功能。
3、人口环境分析
(1)人口数量:中国有超过13亿的人口,基数庞大,茶叶市场有着巨大的
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随着茶叶饮用的不断普及,中国已从人均茶叶年消费量低
于世界人均茶叶年消费的状况,发展成为了超过世界人均茶叶年消费的消费大
国,中国的茶叶消费量占到了世界茶叶总消费量的70%之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
加,茶叶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庞大的基数面前,只要能将茶叶的人均消
费量或者茶叶普及率提高,对总体的茶叶消费量而言将会有巨大的增长。
(2)人口结构:茶叶消费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中国家庭数量的不断增长
对茶叶消费有直接拉动作用。对城乡居民来说,农村人口多,是潜在的茶叶消费
市场,但对茶叶价格的承受能力较低,偏好消费价格便宜的茶叶;城市发展更为
进步,对质量好价格高的中高档茶叶更为青睐,因此对不同人口结构应该采取不
同的销售策略。
(3)地理分布:茶叶在整个中国有着很广泛的消费者,但不同地域的消费
者对茶叶品类的偏好也有着差别。比如福建、广东、安徽等地喝红茶居多,黑茶
作为常供边疆的边销茶受到兰州、新疆、西藏等地人们的喜爱,绿茶在中国各地
则为常见。随着物流的日趋方便,地域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