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教会大学考辨
中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教会大学考辨
摘 要:传统观点普遍认为,近代中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教会大学为圣约翰大学,时间是1908年前;其次为震旦大学,时间为1912年前;再次为东吴大学,时间为1915年或1916年。经过对史料的深度挖掘后发现,事实上,近代中国最早开始研究生教育的教会大学实为震旦大学,始于1914年;其次为东吴大学,始于1915年或1916年;再次方为圣约翰大学,始于1919年。
关键词:教会大学;研究生教育;圣约翰大学;震旦大学;东吴大学
众所周知,中国早期的研究生教育并非开始于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大学里,而是出现于教会大学中,为“舶来品”。传统观点普遍认为,中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教会大学为圣约翰大学,时间是1908年之前;其次为震旦大学,时间为1912年之前;再次方为东吴大学,时间为1915或1916年。事实果真如此吗?带着诸多疑问,笔者通过对史料的进一步深度发掘来予以考辩。
一、圣约翰大学研究生教育起始时间考辨
关于教会大学的第一手资料很少,其中涉及到研究生教育的更是凤毛麟角。根据前辈的积累和笔者的查找,现在可以确定的关于圣约翰大学研究生教育起始时间的史料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一)关于圣约翰大学大学院成立的记载
徐以骅、韩信昌的《海上梵王渡:圣约翰大学》中记载:“1913年圣约翰大学开设大学院(即研究生院),开始时学生仅限于文科……1920年魏艮声、董至柔、赵以信三人首先获得文科硕士学位。”[1]与此相对应的是熊月之、周武主编的《圣约翰大学史》,其中也明确了“成立于1913年的大学院科,其学制为1年,入学资格为圣约翰大学毕业生得有学士学位者,或其他与圣约翰大学课程同等之学校之毕业生”[2]。与此不同的是,在1919年10月圣约翰大学40周年校庆上,时任校长的卜舫济在《圣约翰大学四十年成绩志略》中提到:“大学院创设最后,成立不过一年。入院学习专科而冀得硕士学位者,已有四人。”[3]即大学院成立时间应为1918年底或1919年初。
(二)关于最早的博士学位授予情况的记载
按《圣约翰大学西学科先后卒业生(1895-1911)姓名职务全录》,毕业生谭以礼为“本校1908年医学博士”,刁信德为“本校1908年医学博士、笨西斐泥亚大学1913年卫生学博士”,俞庆恩为“本校1908年医学博士、笨西斐泥亚大学1913年卫生学博士”,周诒春为“本校1907年文科学士,美国耶律大学1909年文科学士,美国伟斯根辛大学1910年文科硕士,1911年前清朝考进士,1915年本校文学博士”,吴任之为“英国鲜菲尔特大学1907年工科学士,1908年工科硕士,1916年本校理科博士”。[4]据该段文字字面表述,圣约翰大学最早于1908年即授予毕业生博士学位。
根据以上两条史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圣约翰大学大学院成立的时间存在明显的争议性,其授予毕业生博士学位的时间可能在1908年,最早的硕士毕业于1920年,共有三人。但认真参考其他史料,仔细分析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首先,1908年是否授予“博士学位”仍需进一步考证。据第一条史料记载,1908年圣约翰大学授予谭以礼、刁信德、俞庆恩三人“医学博士”,但另据《圣约翰大学历届毕业生、肄业生名单》(简称《名单》)记载,谭以礼、刁信德二人皆毕业于1903年,未获任何学位;俞庆恩毕业于1905年,未获任何学位。[5]该《名单》中所载之最早医学博士为王福星,毕业于1911年。据当时遗留下来的《圣约翰大学1901-1952年毕业生名册及通讯录》,圣约翰大学的毕业生中包括“1903谭以礼、刁信德、颜福庆、杨任林……1911李清亮、王福生(即《名单》中所载之王福星,由于当时登记姓名时常用英文,故翻译成中文时会有所偏差)”[6],该册没有学位的相关记载。由此我们可知,1908年圣约翰大学是否授予谭、刁、俞三人博士学位尚不能确定。
其次,“医学博士”不能等同于医学的“博士”。据上文所述,我们可以基本确定王福生(即王福星)于1911年已获得“医学博士”称号。此外,1914年,圣约翰大学也有授予五名毕业生“医学博士”称号的记载,《圣约翰大学历届毕业生、肄业生名单》中记为“陈宗贤、谢源、高恩养、沈慈仁、吴庆元”[7],《圣约翰大学1901-1952年毕业生名册及通讯录》中记为“谢源、高恩养、沈嗣仁、陈宗贤、吴庆元”[8],另有当时圣约翰大学教务处注册组的记录本《圣约翰大学一九一四至一九三?年毕业典礼、给奖、授予学位及毕业生名单》记载:“St. John’s University Eighteenth Aunual Commencement Day. June 27th. 1914.graduatury exe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