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达国家铁锈地带转型治理实践与我国复兴路径
发达国家铁锈地带转型治理实践与我国复兴路径
摘要:那些经历繁荣而后走向衰落的老工业基地,就像被废弃而锈蚀的机器设备一样,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铁锈地带”。探究德国鲁尔工业区、美国钢铁基地匹兹堡的转型为成功案例,以及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持续衰退为失败案例,有助于找出发达国家在重工业城市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对比我国重工业基地东北三省和钢铁大省河北,探讨向国外借鉴的可能性,让人们认识到,转型的关键是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遏制人口流失,这样才能重新激发城市活力。对我国重工业城市转型复兴而言,产业重塑、统一规划、环境整治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关键性的路径。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7.01.007
引言
在科幻片《人类消失后的世界》里,人们惊恐地看到这样的场景:死一般的寂静,到处都是一片混乱。工厂和居民区残破不堪:墙面已经剥落了……方砖裸露在外,墙上的玻璃已经破碎很久,只留下锈蚀的黑漆漆的窗框。街道也不再完整,水泥和沙石一起被风化,杂草和灌木从裂缝中生?L出来。城市的繁华已经不见了,昔日的运动场、博物馆、电影院、教堂、学校、商店……都已经不存在了。现在论及的“铁锈地带”源自工业转型后被荒废的城市问题,如何让城市死而复生、复原稳定的生态系统,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命题之一了。
一、“铁锈地带”的来龙去脉
(一)重工业城市的衰败
翻越破败的围墙、篱笆和铁道,探秘长满野草的废旧工厂,置身其中感受独立于世外的孤独……这样的趣味,很多人在成年之后再未享受过,而一些城市探险群体正乐此不疲地奔走于各地,一窥别样的历史。被遗弃的城市,似乎只有在这一刻才能重新找到曾经存在过的痕迹和意义。如果把城市看成一个人,那么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那些原本充满活力的城市已经不再年轻,开始步入黄昏了,曾经辉煌的璀璨之花正在凋零,半个世纪前人类征服自然的骄傲成就如今演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墓群。
西伯利亚的城市废墟是特殊的,它不是一座废工厂,也不是一个衰败的城市,而是一座又一座曾经繁华喧嚣的工矿城市群落。这里的人口向欧洲回迁,区域人口断崖式直线下降。这片废墟的分布范围用壮观和浩瀚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他的踪影和风姿散播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1 20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任何一个角落。[1]而这片荒芜的土地,只有它真的做到了与城市共存亡,陪着城市一起腐朽、风化、消失,如同风烛残年的老人一般等待着死亡――岁月摧毁了这些城市往日的辉煌。
(二)何谓“铁锈地带”
诗意背后往往是骨感的现实,那些经历繁荣而后走向衰落的老工业基地,就像被废弃而锈蚀的机器设备一样,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铁锈地带”。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城市墓群规模虽大,却远没有被冠以“铁锈地带”(Rust Belt)之名的那些欧美城市群一样为人所知,这是因为欧美“铁锈地带”是紧随“后工业化时代”出现的,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后期的西方发达国家,时间跨度长,表现多样,成因复杂,影响深远,有重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研究和实践范本也很多。而西伯利亚城市群的繁荣与衰败都是前苏联政治制度与经济诉求的产物,成因单一,其衰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期就已基本结束,那时人们的目光都被俄罗斯和东欧的政治议题吸引,一场大规模的人类迁移运动被世人忽略了。
“铁锈地带”的典型代表有美国五大湖区、德国鲁尔工业区、法国洛林地区和日本北九州地区等,这些地方大都兴起于19世纪初的大规模城市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成为重要制造业带。后来受困于国内外同行业双重挤压和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原本作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能源、矿山、重工业、大型制造业等)急剧崩溃,并引发大规模失业和人口外流的地区,衰退而衍化为“铁锈地带”。而后,在转型的过程中,又经历了成功或失败。成功例子有德国鲁尔工业区、美国匹兹堡等,失败的典型例子是底特律。
(三)“铁锈地带”的成因
从时间上看,美国在1950年、英国在1955年、日本在1975年、德国在1980年先后完成了工业化目标,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代,随即出现了“老工业地区问题”(即“老工业基地”问题)。
究其根本原因,其一是以能源和重工业为支柱的城市群落,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在资源枯竭、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自身无法主动及时适应这种变化导致的。再者,现代社会对各种能源的依赖度一直在发生变化,从煤炭到石油再到生物能源、核能、清洁能源等,每一次变化都意味着一批老资源型城市的衰败。资源、能源型城市“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似乎是一个铁律。最后,全球经济已经从建设拉动转为创新主导,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同时经济全球化引发新一轮城市职能分工,产品设计、原材料加工、配件制造、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pptx
- 医养中心营销策划方案.pdf VIP
- 2025年医疗服务行业人力资源报告:医护人员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 电气设备-独家解析-特斯拉4680电池结构与工艺设计-杭州车知知.docx
- 民族团结进步.pptx VIP
- 【OBE课程改革】《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pdf VIP
- 武汉地区区域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成井方法、基坑工程连通性抽水试验、降水水位计算与预测、回灌试验技术要求.pdf VIP
- 生产车间5s管理制度.docx VIP
- 【完整版】视频会议系统_本科毕业论文设计.docx VIP
- 国新基金组织架构.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