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探究式阅读中实现课堂多重资源交汇与共享
在探究式阅读中实现课堂多重资源交汇与共享
在《逍遥游》一文的教学中,理解把握代表庄子最高理想“逍遥游”的人生境界,无疑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跌宕多姿,大多为寓言,用形象、生动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这种随意洒脱的文风容易对初读《庄子》者造成一定的障碍,即对文章主旨的不易把握。因此,在教学实践前,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尽可能查找有关庄子思想观点的资料,丰富外延知识的积累,加深理解。教师也在资料查阅、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做充分的准备,并决定采用问题探讨为课堂组织形式,试图让学生“用现代的观念和发展的眼光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提出自己的看法”,“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从文本中发现新意义,获得对优秀作品新的体验”,从而“塑造学生热爱祖国精神品格和增强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以下是部分课堂实录――
教师:了解了“小大之辨”,了解了“有所待”,我们讨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个句子的含义。
学生:(查资料)这是说“庄子向往的逍遥游,是摆脱一切世俗的羁绊,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的境界”。
学生:说得有些玄,“绝对自由的境界”我认为就是抽象的,规律性的,是深入到事物背后或内在的东西,我们单看“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中的“正”与“变”就可知。
(庄子的学问在汉与魏晋得到发扬,却也泥沙俱下,有些理解幼稚得可笑,却居然还影响到后代不少人呢。)
教师:郭象的注释居然就影响了毛泽东。在他的读书笔记《讲堂录》中,这样读庄子的《逍遥游》:“故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又何厝心于其间哉。夫大鸟一去,半岁至天池而息;小鸟一飞,半朝抱榆枋而止。此比所能,则有间矣,其于适性一也。”
庄子是物理学大师,是辩证法大师,他要消除的是我们身上浅陋的是非、狭隘与短视的观念。这是我们刚才“四德之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说到的。即使如鲁迅,当年随意曲解庄子其实正是千年以来误读的继续。因为“我们很容易把一个非常好的理念概念化、形式化、口号化”(朱永新语),并且是简单粗暴地把概念性、抽象性的东西与实际、物质世界来个比附,不伦不类!“在这一点上,更显得庄子思想的伟大!
学生:老师,我不能同意你的观点。庄子的思想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他片面地夸大了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
学生:是啊,很多资料都这样讲。
教师:所谓的“唯物”、“唯心”乃是西方哲学的分法,中国有自己的哲学体系与表述方法,而何曾有过“唯物”、“唯心”呢?学术界比较新的看法:“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消极地说乃所谓消极避世、全身远害的养生之道;而积极地看,则是“判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的至刚至柔的“人情化”的宇宙论。他开阔的眼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在他看来,不是人的物质条件束缚了人自身,恰恰相反,是由于人的思想束缚了人自身。
还记得去年上《秋水》时给你们补充的几则寓言吗?比如任氏之风、佝偻承蜩、惠子相梁、知鱼之乐?
学生:记得啊,
“任氏之风”是说: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显然不能成就大事。
“佝偻承蜩”是说:人的本领不是天生固有的,而是要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和实践,并专心致志不能受任何影响。
“惠子相梁”是说:不要以丑陋的心态去揣度别人,否则会自取其辱,而真善美永远是从容坦荡、无惧无畏的。
“知鱼之乐”是说:假如人与人之间总是隔膜,也就无法交通;因为“移情”,于是无生命有了生命,并使世界的距离缩小了。
教师:好!我们对庄子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了,难能可贵啊!这是我们共同思考和辨证的结果。
学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一句还比较抽象,比较玄乎,老师,能再给我们阐释一下吗?
教师:好,日本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很多人又想起了日本侵华的历史。网上有不少帖子都是日本侵华的痛苦的回忆,很多场景都目不忍视。这些帖子细细读来多是情感有余而理性不足。我最近在“教育论坛”上也看到这些内容,当即发了一个帖子,说:这些帖子细细读来多是情感有余而理性不足。这也许是很多痛苦的怀旧的根源――一个民族不善于理性思考,总结与反思,其结果是可怕的。说实在的,我也很痛苦。我们除了痛苦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总不能五十多年后还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之中吧?
学生:(激动)“报复!”
教师:不能!现在民间一些团体正在索求日本政府赔偿呢,但是我不主张这样做。中国政府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免除了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