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塞尔本质机遇性表述探析
胡塞尔本质机遇性表述探析
摘要:在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中,表述处于对指示的区别与对直观充实的准备这个中介地位上,而其中“本质机遇性的表述”更有着特殊的性质。为了解释这些特殊性,就需要规定其内在的含义结构与功能关系。而在德里达看来,这反映了胡塞尔的在场形而上学立场。
关键词:指示;传述;表述;直观;本质机遇性的表述
作者简介:李兆勇,男,哲学博士,四川大学政治学院教师,从事现象学、现代西方哲学、西方政治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565.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11)04-0049-06收稿日期:2010-10-17
一、从《逻辑研究》中现象学方法的运用看“本质机遇性的表述”的地位
胡塞尔的《逻辑研究》采取了一条不同于以后《大观念》等著作的路径,这部著作从符号入手来进行讨论。这与《逻辑研究》所要研究的主题有关,逻辑的运用就是通过语言、符号而进行的。而在对这种路径的进一步考察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更深入的现象学意义。
在《大观念》中,胡塞尔采取了一条从感知开始,通过奠基而上升的路径,而从顺序上讲,可以分为还原-构造(使对象呈现)两个方面。通过前者,可以实行一种立场的转变,悬置掉自然态度中的存在信念,而进入现象学的领域。而通过后者,可以在原初知觉的基础上建构出意向对象及其各个环节,从而最终获得本质性的认识。在《逻辑研究》中,虽然采取的是一种从符号出发(第一研究)、追求直观充实(第六研究)的下行路线,但其顺序其实也包含了现象学的还原-构造两个方面。对于符号的分析实际上起到了还原的作用①。通过还原,我们才能进入现象学的领域,在意向性活动中获得意义,并由此出发,通过充实而使对象在直观中自身呈现。(这就好比随着充盈的增强,意识的对象最终被构造、被给予出来。)总之,如上二者虽然入手不同,路径相反,但最终都是要通过现象学的方式而获得意义与直观的统一,使认识切中于对象。
这里的还原意味着摆脱一切经验的、心理的、偶然的、外在的对象而进入纯粹现象学的意义领域。在《大观念》中这是通过一种加括号的方式来进行的,在《逻辑研究》中这一还原则通过对符号的区分而进行。既言符号,则有符号的发出者与符号的物理性存在。仅就语言符号而言,对于听者,就要悬置掉说者(符号发出者)的心理体验的存在,并通过激活符号的物理因素以仅就符号本身去获得意义(即悬置传述对象,确立意指对象)。于是胡塞尔首先就符号而区分了信号(Anzeichen)与表述(Ausdruck),与之相应的为指示(anzeigen,在语言交流的情况下即传述[kundgegeben])与意指(bedeuten)作用。如此区分的意义在于前者总要依赖于物理符号的存在,并由此指向另一事物的存在;而意指作为表述的本质及狭义传述则通过激活作用对语言身体(物理因素)进行扬弃并赋予意义,这样就不再需要设定物理性符号的存在(在想象性符号中同样可进行意指),也不再需要确信或推测符号发出者心理体验的存在了。
首先,在《逻辑研究》与《大观念》中,胡塞尔所要悬置的都是对经验性外在事物存在的信念。但由于角度不同,这些所要悬置的事物也不同。《大观念》是从个体的意识入手,故悬置掉的是相对于个体认识而言处于自然态度中的外在对象。而《逻辑研究》是从符号(实际上是从语言)入手,故悬置掉的是语言符号所连接的传述对象:他人(说者)心理体验的存在。其次,这种悬置不仅意味着一种态度的转变,更是通过赋义的机制而进行的。在《大观念》中,这是对个体意识的实项因素即感性材料的赋义,在《逻辑研究》中这是对听者所接收到的符号的物理因素的赋义。通过赋义,就显示了意义之对于感性材料或物理因素的优先性,这种优先性表现在我们并不需要依赖于感性材料或物理因素的存在。这样,通过赋义也就体现了还原的双重特征:既悬置掉原来自然态度中的对象,又进入了现象学的意义世界。
通过还原与区分就进入了现象学的特有领域,此后就要在新的基础上使认识对象被重新呈现。在《逻辑研究》中,前者意味着意义给予(Sinngebung),后者意味着意义充实(Sinnerfüllung)①,这正是首(第一研究)、尾(第六研究)两个研究所特别关注的。而表述活动及意义正处于对指示(在语言中即传述)的区分与对充实的准备这个中介位置上。胡塞尔通过细致的分析揭示了指示、表述、充实三个方面的区别,但有一类表述却恰恰仿佛使这些区别变得模糊了,这类表述似乎更能够集中体现表述的中介性位置(因而胡塞尔也恰恰是在首、尾两个研究中均特别关注了这类表述),这就是“本质机遇性的表述”或“主观表述”。
二、“本质机遇性的表述”的有关规定性
本质机遇性的表述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与主体有关的规定(如“上面”、“下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肿瘤坏死因子α启动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研究.doc
- 肿瘤坏死因子α在中耳胆脂瘤中定量表达及其在骨吸收中作用.doc
-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8对冠状动脉易损斑块预测价值.doc
- 肿瘤坏死因子α在急性胰腺炎中作用.doc
- 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doc
-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影响.doc
- 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4 和白细胞介素10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检测临床价值分析.doc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研究进展.doc
- 肿瘤坏死因子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中临床意义及其与血脂心肌酶关系.doc
- 肿瘤坏死因子在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血清中表达及意义.doc
最近下载
- 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pptx
- 小学英语动词大全200个.pdf VIP
-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doc VIP
- 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第二批).pdf VIP
- MAPP 5019 美国药品过量灌装指导原则.pdf VIP
-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VCU)策略PPT.pptx
- 石剪布属性测试36题标准版(女版).docx VIP
- 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docx VIP
- 2020年 春风 800MT 中文原版MT800CF800-5CF800-5A.pdf
- 汽车科目一考试地方题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