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词汇石化现象语义探析
词汇石化现象语义探析
摘要 石化现象是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化现象给英语学习带来很大不便,是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难以克服的问题。探讨词汇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及中国学生词汇学习中石化现象的体现。
关键词 词汇;石化现象;体现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09-0014-03
Semantic Analysis on Lexical Fossilization//Wang Xiu
Abstract Fossilization is an unavoidable question and it leads to many problems in English study, it is difficult to handle in English teaching.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reasons of fossilization and how it embodies in Chinese students’ English.
Key words vocabulary; fossilization; embody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China 730050
1 石化现象概述
石化现象很早就为语言研究者所关注,美国的语言学家Selinker1969年在剑桥国际会议上提出石化(fossilization)一词,之后在1972年发表的论文中对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而确立了这一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重要地位。英国语言学家Leech于1974年在其著作《语义学》中也曾使用石化现象(petrification)这一术语,用来指一个词条的约定俗成的意义(即所指范围)发生变异,从而使其形成习惯用法的固态化(solidifying)。如“missile”,最初指称一切投击物,外延很广,可以是石子、棍棒、粉笔头等任何东西,只要作为投击物都可以称之为“missile”。出现“导弹”后,人们头脑中一出现“missile”这个词,就只联想到一种威力强大的军事武器。
石化这个术语现用以指中国人学外语词汇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学习一门外国语言的词汇时,常通过与某一汉语词汇对应学其意义。以英语“beat”为例,第一次见到该词时把此词义定为汉语“打”义。此后,不管在任何场合都把“beat”与“打”义绝对对等。由此便对“beat”的约定俗成的意义进行了曲解,并按照曲解意义长期使用。
石化现象可产生于外语学习者的任何阶段,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石化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牵制其目的语熟练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而不同的学习者会产生不同的石化现象,这些现象不同程度地折射出学习者目的语知识和具体运用的不足之处。
2 词汇石化现象的成因
目前大多数外语教科书,尤其中小学生用书,在词义注释、英语句子的分析上,过多地使用汉语,很难培养学习者的英语思维能力。特别是在解释词义时一般教材上都有词汇表,每个单词后面配上一个或几个汉语意义,就算了结。这样,学生往往不能透彻理解和掌握英语单词的确切意义和文化内涵。所以,单纯在课本中注出汉语词义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加入英汉2种语言在不同概念上的语义对比,说明用法然后让学生去揣摸,去练习,以完整理解词义。另外,词汇是文化运输的载体。由于中西文化差别,外语学习者在习得很多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时就会产生完全错误的理解。例如,同样是隐喻坏人,英语说“a black sheep”,汉语则说“害群之马”。
3 中国学生词汇学习中石化现象的体现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而文化制约着语言的形式,不断将自己的精髓注入语言之中,成为语言的文化内涵。汉英民族因操不同的语言,认识世界与思维的方法必有很多不同之处,加之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的差异,因此,语言文字必有径庭之别,英汉2种语言中完全同义的词语更是微乎其微,除一些科技术语及事物外,几乎找不到完全的等同词语。
中国学生在记忆英语单词时,往往是把它们对应的汉语对号入座,印入脑海,以后再遇到这些单词时就条件反射地去想其对等的汉义;在汉译英时,一旦用到那个汉义,就非取那个英语词入号不可,形成根深蒂固的石化现象。按照其程度,词汇石化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现象。
3.1 完全误等的石化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指学生在与英美人士交际或翻译时,依照汉义来选择英语词汇,在对方感到莫名其妙时,才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特定媒体广告法律规定.ppt VIP
- 2024北森整理题库(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图形推理.).docx VIP
- 智能制造项目工厂精益运营管理方案.ppt VIP
- 新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课件(精品).pptx
- 6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模板)-GJB438C.doc VIP
- 卟啉与金属卟啉化合物PPT课件.pptx VIP
- 精益与智能工厂三年规划.ppt VIP
- 人教版(2025)必修 第二册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Reading and Thinking 课件(共23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计算机职业相关的真实招聘简章.pdf VIP
- 汽车产品项目开发管理程序 APQP PPAP.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