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对国民劣根性与鬼神文化关系探讨.docVIP

论鲁迅对国民劣根性与鬼神文化关系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鲁迅对国民劣根性与鬼神文化关系探讨

论鲁迅对国民劣根性与鬼神文化关系探讨   [摘要]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总结是在鬼神文化背景下进行的。鬼神文化是因,国民劣根性是果。经由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与批判,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从而完成了对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鬼神信仰的彻底否定和批判。   [关键词]鲁迅;鬼神文化;国民劣根性。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7)06-0104-03      鲁迅一生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尤其是在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与批判方面做出了前无古人的卓越贡献。但长期以来,人们在充分肯定这方面成就的同时,却相对忽视了他对鬼神文化与国民劣根性之间内在关系的探讨。事实上,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总结是在鬼神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的,鬼神文化是国民劣根性的内在根源和滋生的土壤。与其说鲁迅揭露与批判了国民劣根性,毋宁说他藉着国民劣根性而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漫长的鬼神文化,从而进行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糟粕的清理。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点,才能对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及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大贡献作出相应的评价。      一、“鬼蜮世界”:对国民劣根性的文化背景和环境的揭露与批判      对国民劣根性的文化背景和环境的揭露与批判鲁迅是同时代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之一。南京是他接触西方文化的起点,在那里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数学、地理、机械等专门学科的现代科学知识。二是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有关进化论的学说。这两方面文化之所以给鲁迅以极大震动,是因为它们都与以鬼神信仰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前者代表科学与无神,后者代表迷信与偶像崇拜。正是这一鲜明对照使鲁迅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毅然选择了舍弃自身的传统文化,并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因此,鬼神文化一直是鲁迅心目中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值得注意的是,他一登上文坛,就以揭露批判鬼神文化作为反封建的核心内容。早在1903年,鲁迅就在《中国地质略论》一文中提出了“因迷信以弱国”的看法,指出当时“风水宅相之说,犹深刻人心”,号召人们从此迷信中苏醒过来,“斩绝妄念,文明乃兴”。鲁迅加入《新青年》,开首的文章便是历斥“鬼神之说”。文章历数上海“灵学派”的“把科学羼进鬼话”、“带了妖气”,到山东历城“神童做的《大千世界图说》”,再到绍兴《教育杂志》上的“仿古先生向科学宣告死刑”,以及“近来北京乩坛印出一本《感显利冥录》”,指出这种种“鬼神为道德根本”之说,“使国人格外惑乱,社会上罩满了妖气”。言谈之中充满激愤之情。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里,鲁迅将中国几千年历史概括为“吃人”的历史,而这“吃人”的本质就是“祖先崇拜的伦理道德”和“束缚人心灵的鬼神信仰”。鲁迅通过大量事实,揭露了中国人愚昧悲惨的生存状态,并说明了此种生存状况与浓厚的鬼神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从而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鬼神文化。   小说,是鲁迅探索中国文化和国民性格的重要途径。鲁迅通过对民间饮食起居,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生活方式和心理的真实描绘,展现了在鬼神文化背景下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在《长明灯》里,鲁迅描写道:“这屯上的居民是不大出行的,动不动就须查皇历,看那上面是否写着‘不宜出行’;倘没有写,出去也须先走喜神方,迎吉利”。《风波》里的七斤,满脑子装着“雷公劈死了蜈蚣精,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而对他生死攸关的“辫子”事件,却不闻就里,也不愿追究。《故乡》里的闰土,因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在生活的重压下已几近木偶,而念念不忘的仍是“一副香炉和烛台”。可见鬼神信仰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何等重要的地位。在《孤独者》中,鲁迅记载了祖母入殓前众人至为关心、志在必行的三大条件:“一是穿白,二是跪拜,三是请和尚道士做法事”,而人间真正的亲情与生死之感慨倒在其次。在《狂人日记》与《药》中,鲁迅反复提到了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吃的愚昧信仰。《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最后让宝儿服下何小仙开出的药方,不料几小时后便死去。但何小仙所说的“火克金”的迷信理论却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怀疑。鲁迅以大量的、不可胜数的事实证明了,中国人是时时处处生活在深重的鬼神文化信仰当中,其日常生活、心理状态都浸透了浓厚的鬼神色彩。鲁迅一生都在不遗余力地揭露社会上不时宣扬的一些“毒蛇化鳖”、“乡妇产蛇”、“冤鬼夺命”等鬼怪奇谈,抨击不少地方盛行的“烧香拜龙”、“作法求雨”、“放爆竹救月亮”、“放焰口施饿鬼”等迷信习俗。他说:“华夏大概并非地狱,然而‘境由心造’,我眼前总充塞着重迭的黑云,其中有故鬼,新鬼,游魂,牛首阿旁,畜生,化生,大叫唤,无叫唤,使我不堪闻见。鲁迅以“鬼蜮世界”来形容中国人所处的人生环境,以“鬼打墙”来形容“鬼蜮世界”的人生感受。真可谓触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