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五四前后知识分子社会观
浅谈五四前后知识分子社会观
摘 要: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社会观并不具有实在意义,五四前后知识分子的社会观首先从现实及文化角度发出追问,进而转向寻求在某种信仰支撑之上的解决危机、塑造辉煌之路,这是五四前后知识分子社会观的总体表现与进程。??
关键词:五四;知识分子;社会观;社会哲学??
中图分类号:C91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1-005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09.01.028本刊网址:?お?
一??
韦伯认为中国科层制机制的幼芽被秦王朝专制的非智性所掩埋。官僚机制成为了利益勾连的机制,规则化被血缘、家族架空。智性成份远离了科层制标准,而成为非智性内的附庸者。它的优点是,避免了民主内的平庸化与个人主义,即没有一个合法性权威之后的千篇一律的商业性格与龟缩于个人巢穴之中的犬儒主义。不足是,“圣君情结”掩盖了社会的存在和对社会的直接意识。二者都源自于家族的发展,社会被替换成了家族或家族的组合,国家被替换成了君主及其家族。??
鸦片战争之后社会上的苦难深刻地揭示了一种历史的哲学。社会的生存不是一个或几个家族的内政,也不是封闭的或封闭的循环。圣君情结被历史戳穿。面对一套最基本的价值选择问题,社会逐渐浮出了水面。个人的生死荣辱、家族的生死荣辱、还有被唤醒的民族意识、华夏文明的生死荣辱共同激发出了对现实的巨大危机感。它直接转化为在历史中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并迅速取代了家族观念的支配地位,使其降至次级的观念。历史哲学与社会哲学在这种危机中的交汇直接转化成了具体的视野。??
二??
五四前后知识分子的社会观主要反映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对现实危机的解决之上,二者被杂揉进同一个大问题。即中国文化与救国图强的关系与解决之法。他们首先从现实及文化角度发出追问,进而转向寻求在某种信仰支撑之上的解决危机、塑造辉煌之路。这是五四前后知识分子们总的社会观表现与进程。找到那个可靠的信仰是他们的共同追求,也正是在反思与寻找过程中,他们产生了分化,形成三种类型知识分子的社会观。??
(一)迷茫气质型知识分子的社会观??
五四前后王国维、辜鸿铭、严复和康有为等知识分子的社会观是该类型的主要代表。他们的起点一般是现实中的痛苦。包括社会中的动荡给人民大众带来的苦痛,更直接地指向他们内心中对社会病痛的无耐,对自己所主张的救国路线的屡受挫折的失望与无力。这促使他们更靠近纯文化的反思,而尽量避开现实社会。王国维自1917年三拒蔡元培之邀去北大讲学。辜鸿铭讽刺五四学生的冒失,教授们的草率。自筹安会之后,严复转向了无为,政治热情消退,倡导道德至上主义。康有为1917年参与“丁巳复辟“失败后,心恢意冷,沉迷于各地漫游,大修住宅别墅。消极的文化气质与遁世的逃避方式是一种迷茫。从某种角度而言,他们学贯中西的文化素养,并没有完成彻底除魅。王国维在1923年任名存实亡的末代皇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严格地奉行前清朝的宫廷礼仪。辜鸿铭则保留了长辫子。康有为和严复虽在仪式上挣脱了出来,但道德理想主义的幻想与复古情愫还挣扎在那种魅惑之中。康有为的大同世界的设计走的是自上而下的改造之路。他在《不忍》杂志上表现出的忧民的人道主义精神也要建立在“虚君共和”的兜售之上。严复的复古情愫虽然不再是圣君情结的延续,但却将他带入了冥想迷惘当中,使他游离于现实变革之外。所以严复坚定地反对五四学生运动,表达对苏联十月革命的痛恨。他们在历史中把握了苦难及其历程,可他们把价值的判断置入了封闭的历史之中。这种历史是他们自我构筑的,认为这就是历史,就是社会的前提。所以,康有为虽同情五四学生的爱国运动,却只在书面上要求日本归还国土,废止条约,寄希望于北洋军阀政府。作为历史片断的血泪史的启发与创造意义在那里仅仅被圈养起来,成为了一种简单的话语式的白描。假象便这样被营造出来。他们的这种历史与现实交织起来的假象把他们的视野与思维引入到矛盾之中。历史话语的功能被削弱了很多。因为它成了无创造力的白描,里面的价值含义变得封闭而有歧义。现实话语自然便产生了不自主的虚妄性。王国维在给罗振玉的信中拥护了张勋的复辟,称其为“进步”,乃大清三百年中的光彩。当历史与社会性以这种方式交汇时,话语及其价值虚妄就直接冲击了信仰。反之,以该信仰为出发点的话语总是孱弱的,并且在历史与现实中摇摇欲坠。这是一种崩塌的危机。然而话语的危机并不能改变其坚定性,也不能确证信仰的危机。所以,辜鸿铭坚决的肯定纳妾和妇女缠足。王国维的悲情气质直至自沉颐和园的昆明湖、康有为对大同社会的执着都有力地证明了他们同样具有某种坚韧的精神。这是个人气质的内容,虽与社会事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