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理防御视域下管理者特征与公司业绩研究
管理防御视域下管理者特征与公司业绩研究
摘要:在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的情况下,自利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引发管理者固守职位并最大化自身效用的管理防御行为。通过选择管理者年龄、管理者任期、管理者学历、管理者持股比例和管理者薪酬等特征变量,选取2003-2008年间6年连续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管理防御视角考察管理者特征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管理者年龄、管理者学历和管理者薪酬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管理者任期与业绩显著负相关,管理者持股对业绩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管理者特征;管理防御;公司业绩
中图分类号:F272.91 文献标识码:A
The Relation of Manager Characteristics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Based on
Perspective of Managerial Entrenchment
HUANG Guo-liang,DONG Fei,LI Han-qiao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Abstract: In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incomplete contracts case, manager-shareholder interest conflict leads to managerial entrenchment behavior,which is that managers stick to their own positions and max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r own. Based on managerial entrenchment perspective, this paper selects 5 manager-feature variables of age, tenure, education, ownership and compensation, and uses panel data of A-share companies which listed six consecutive years between 2003 and 2008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ager characteristics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e study finds that company performance positively associates with manager age, education and compensation, while managerial tenure and ownership have negative impact on performance.
Key words:manager characteristics; managerial entrenchment; corporate performance
一、问题提出
在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的情况下,自利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会引发管理者固守职位并最大化自身效用的管理防御行为。管理防御问题研究最早起源于Morck、Shleifer和Vishny(1988)有关内部人所有权与公司业绩之间关系的研究,认为在股权分散下的“弱股东、强管理层”情况下,股东几乎没有能力和动力掌握公司控制权,而管理层则拥有董事会通过契约授予的直接决策权,成为掌握公司控制权的主体。管理者控制权私人收益存在(包括高薪收益、有形或无形的在职消费和通过转移资源而获到的个人好处等),必然导致管理者与股东利益不一致,而管理者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前提条件是必须 “在位”,失去合法的“职位”保证,管理者就失去了控制权,所有的控制权收益也同时化为乌有。管理者在其职业生涯中面临被解雇、企业破产和接管等所带来的威胁与压力时,采取维护自身职位并最大化自身效用的行为,称之为管理防御。
股权的集中在一定程度有利解决管理防御问题,但股权的集中又带来了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的侵害问题,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管理防御问题。因此,可以说管理防御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性。
管理者的防御行为要影响公司筹资行为、投资行为和分配行为,进而影响公司业绩。以往相关研究基本上是围绕管理者在内外部控制机制作用下,如何降低职位威胁并实施利益侵占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展开,没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