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机器人的发展应用与展望.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软体机器人的发展应用与展望 摘 要 软体机器人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对生物体内部构造的模仿。由于采用软体材料,与传统机器人相比,具有自由度高、连续变形能力强和环境适应性好等诸多优点,通常采用流体驱动等新型驱动方式。通过对软体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分类及其驱动方式等的研究,探讨软体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展望未来软体机器人的发展。 关键词 软体材料;流体驱动;软体机器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4-0109-02 与传统的刚性机器人相比,软体机器人由于采用了柔韧性强的材料和仿生学设计,使它能更好实现弯折、扭曲等动作,甚至可以举起数倍于自身重量的物体。这些特性使其在人机交互、医学以及复杂环境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作为内窥镜,可以利用它的高自由度来大大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因为其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近年来对软体机器人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虽然软体机器人大规模商用的路途还很漫长,但因为其相比于传统刚性机器人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在未来大有可为。 1 软体机器人的发展综述 软体机器人的设计来源于仿生学。研究人员从软体动物身上得到启发,利用各种柔性材料打造了具备各种功能用途的软体机器人。近年来,随着控制学、机电学等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软体机器人研究也不断取得巨大进步。2007年,美国塔夫茨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软体机器人GoQbot[ 1 ],这个机器人的外观酷似毛毛虫,它能依靠身体的蠕动和伸缩进行前进,可用于通过核反应堆等危险区域。 2016年,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款名为Octobot?[ 2 ]的软体机器人,该机器人解决了软体机器人在整合电源与控制硬件方面的难题,采用化学供能、流体驱动,具备有很高的自主性,是一款划时代的作品。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完成了软体康复机器人手套,它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使传统枯燥的康复训练变得十分有趣,能大大降低患者心理上的负担。 2 软体机器人的分类及驱动 目前的软体机器人主要由柔软弹性材料制成,可在大范围内改变身形和尺寸,并以此作为动力,驱动前进。软体机器人按照驱动方式,可以分为物理驱动式、流体驱动式、电磁驱动式等。按照结构类型,软体机器人可以分为静水骨骼型、肌肉性静水骨骼型以及其它结构型[ 3 ]。按照受控方式,软体机器人可以分为点位控制型和连续控制型[ 4 ]。按照能量供给方式,软体机器人可以分为有缆驱动和无缆驱动式[ 4 ]。 软体机器人的驱动方式包括物理驱动、流体驱动和电磁驱动[ 5 ]等。物理驱动通过内置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来实现。物理驱动具有驱动力大、能量密度高、弹性好、刚度可控等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响应速度慢、容易老化等缺点。气体驱动和液体驱动统称为流体驱动。该驱动方式通过变形气体、液体等,达到受控变形和运动的目的,具有功率密度高、响应速率快等优点,但存在流体泄露的问题。电磁驱动则可分为压电驱动和磁体驱动两大类,该种驱动方式响应速率快,但是承载能力差、控制复杂。 上述3种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驱动方式,显然,它们都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理想的驱动应具有如下几类特质: 1)响应速率快,具有良好的伸缩性; 2)质量要轻,具有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3)操作定位精准; 4)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或者危及人身安全; 5)可维修指数高,且维修成本低廉; 驱动的实现是一个重大课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软体机器人的驱动将越来越理想。 3 软体机器人的应用 软体机器应用空间广泛,包括以下3个领域。人机交互领域的应用。在可穿戴设备日渐流行的今天,软体机器人若能与其结合,将会发挥很大的用处。例如,软体机器人可在将来被引入Apple? watch、Microsoft?Band等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表带。因为软体机器人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通过App对其进行调整,从而让使用者感受到最大的舒适度。软体玩具的出现也为软体机器人应用开辟了巨大市场,将软体机器人置入现有的玩具之中,将会大大增加玩具的趣味程度。另外,可穿戴辅助设备也是软体机器人的一个应用领域,例如机器人exosuit[ 6 ],使用者穿戴这种像衣服一样的软体机器人,能辅助其运动。这项研究对于残疾人、老年人或者是学步的儿童都有很大的帮助。 医学领域的应用。软体机器人应用于医学领域,可作为假肢、人造外骨骼等可穿戴设备或用于模拟肌肉运动[7]。例如在微创手术(MIS)[ 8 ]中,由于传统仪器自由度的限制,操作者的许多行为都会受限。若使用软体机器人,借助其极高的自由度,可以大大降低操作者的操作难度,并且因为它具有良好的柔软度,可以使患者的创伤达到最低。另外心脏包裹器也是软体机器人在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应用。目前很多心脏病患者都依靠于心室辅助装置(VAD),但是此种治疗方式会导致患血栓的概率增加[ 9 ]。麻省理工学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