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骨科基本操作技术
骨折手法复位技术
骨折手法复位(manipulativereduction)是利用力学的三点固定原则和杠杆的原理,整复骨折端。在骨折复位前必须先了解外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局部软组织损伤程度及肌对骨折段的牵拉作用,弄清骨折移位时所经过的途径,而后选择合适的手法,将移位的骨折断端沿着原来的移位途径倒返回来,骨折就会顺利地得到复位。某些骨折用手法复位,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一)手法复位的时机 1.一般伤后1~4小时局部肿胀不严重,软组织弹性较好,手法操作容易,有利于骨折复位。 2.当病人有休克、昏迷等情况时,须待全身情况稳定后,才能作手法复位。 3.当伤肢出现严重的肿胀或水疱时,可待肿胀减轻后,再行手法复位。 (二)手法复位方法 1.解除疼痛应用麻醉可以消除疼痛、解除肌痉挛。最好用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儿童可用全身麻醉。 2.肌松弛位待麻醉完成后,将患肢各关节置于肌松弛的位置,以减少肌对骨折段的牵引力,有利于复位。 3.对准方向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因近侧骨折段的位置不易改变,而远侧骨折段因已失去连续,故可使之移动。 4.拔伸牵引即加以适当的牵引力及对抗牵引力。在伤肢远端,沿其纵轴施行牵引,矫正骨折移位。牵引时,必须同时有对抗牵引,并稳定近折端。根据骨折移位情况施行不同拔伸手法,以矫正短缩移位、成角移位或旋转移位。 5.手摸心会在拔伸牵引后,术者参考X线片所示的移位,用两手触摸骨折部,体会骨折局部情况,以决定复位手法。 6.反折、回旋横骨折具有较锐的尖齿时,单靠手力牵引不易完全矫正短缩移位,可用反折手法。术者两拇指抵压于突出的骨折端,其余两手四指重叠环抱下陷的另一骨折端,先加大其原有成角,两拇指再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骨折端,待两拇指感到两断端已在同一平面时,即可反折伸直,使端端对正。 回旋手法可用于背向移位,又称背靠背的斜骨折(即两骨折面因旋转移位而反叠)。须先判定发生背向移位的旋转途径,然后施行回旋手法,循原路回旋复位(图74-17)。 图74-17反折、回旋手法 7.端提、捺正前臂骨折短缩、成角及旋转移位矫正后,要矫正背、掌侧方移位,可用端提手法。操作时在持续手力牵引下,术者两手拇指压住突出的远端,其余四指捏住近侧骨折端,向上端提。内、外侧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使陷者复起,突者复平(图74-18)。 图74-18端提、捺正手法 8.扳正、分骨尺、桡骨,掌骨、跖骨骨折时,骨折段因成角移位及侧方移位而互相靠拢时,术者可用两手拇指及示、中、无名指,分别挤捏骨折处背侧及掌侧骨间隙,矫正成角移位及侧方移位,使靠拢的骨折端分开。青枝骨折仅有成角移位时,可用两手拇指压住角顶其余四指分别扳折远近两骨折段,即可矫正(图74-19)。 图74-19扳正、分骨法
关节穿刺技术
当四肢关节腔内积液,需行穿刺抽液检查或引流、必要时注射药物进行治疗时,以及行关节造影术,可实行关节穿刺术(jointaspiration)。常用的穿刺部位有: (一)肩关节 1.患肢轻度外展外旋,肘关节屈曲位。于肱骨小结节与喙突之间垂直刺入关节腔。 2.从喙突尖下外侧三角肌前缘,向后外方向刺入关节腔。 (二)肘关节 1.肘关节屈曲90°,紧依桡骨头近侧,于其后外向前下进针。此处关节囊表面最浅,桡骨头也易触及。 2.在尺骨鹰嘴顶端和肱骨外上髁之间向内前方刺入关节腔。 3.经尺骨鹰嘴上方,通过肱三头肌腱向前下方刺入关节腔。 (三)腕关节在腕关节背面,鼻烟窝尺侧,桡骨远端垂直进针进入关节腔。 (四)髋关节 1.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点,腹股沟韧带下2cm,股动脉的外侧垂直进入。 2.在大转子下缘的前面,与肢体长轴呈45°角向上向内进针。推进时应使针贴近股骨转子间线,约进入5~10cm可进入关节腔。 3.在大转子中点与髂后下棘连线的中外1/3处垂直进针。 (五)膝关节 1.以髌骨上缘的水平线与髌骨内外缘的垂直线的交点为穿刺点,经此点刺入关节腔。 2.经髌韧带的两侧,紧贴髌骨下方向后进针。 (六)踝关节 1.在外踝尖下缘,向内上进针,经外踝与距骨之间进入关节腔。 2.在内踝尖下缘,向外上进针,经内踝与距骨之间进入关节腔。 关节穿刺术注意事项: 1.应严格无菌操作,以免引起关节腔感染。 2.穿刺时边抽、边进针。当刺入血管,吸出新鲜血时,应退出少许,改变方向后再进针。 3.穿刺不宜过深,以免损伤关节软骨。 4.关节腔内注射类固醇,不应超过3次,以免造成关节损伤。 5.关节腔内有明显积液者,穿刺后应加压包扎,适当固定。根据液体多少确定穿刺间隔时间,一般每周不超过两次。
牵引技术
牵引技术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以达到复位或维持复位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废物、废水处置知识培训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陕西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2009(附录A).pdf VIP
-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化工社版):任务5.1.ppt VIP
- 虚拟主播在直播电商中的产品试吃效果与消费者评价分析.docx
- (最新)25年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厘米和米单元教学计划.docx
- 《国际公法学(第三版)》 课件全套 第0--19章 绪论、 国际法的性质与发展---国际人道法.pptx
- 医疗废物知识培训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化工社版):任务4.ppt VIP
- IATF16949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2019.doc VIP
-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化工社版):任务4.2.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