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调节学派论中国城镇变迁:以保定为例1
李沁原,于涛方
摘要:近代以来,我国经历了极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城乡发展与规划也呈现出了阶段性分明的特征。其中,
保定市是理解中国近代以来城镇发展和规划变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本城市。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性地
引入了制度经济学中的法国调节学派理论体系,对近代以来保定的城镇发展和城乡规划模式变迁进行了考
察。分析了封建小农经济时期,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以及当今 “经济新常态”四
个时期内不同的积累体制与调节模式。认为在外部环境的演变下,保定城市的资本积累主体经历了由商铺
作坊——工厂大院——开发区——京津冀区域整体的四轮演进,结合相应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政治军事规划
——功能主义规划——增长主义规划——理性规划等四类规划范式,在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的城镇空间发
展模式与区位。调节学派的理论框架能够使我们跳出单一规划视野的巣窠,全景式地把握我国城市的发展
历程,更充分地从经验中总结区域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这也是调节学派理论在城乡规划领
域的方法论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调节学派,增长模式,城镇发展,城乡规划,保定
1 引言:调节学派及调节学派视角下的城镇发展
1.1 调节学派简介
调节学派 (Regulation School)于20 世纪70 年代年创立于法国,最早的创建者主要有
三位:米歇尔·阿格利埃塔(MichelAglietta) 、罗伯特 ·布瓦耶 (RobertBoyer)和阿兰 ·利
皮兹(Alain Lipietz) 。阿格利埃塔于1974 年出版的著作 《资本主义调节理论:美国的经验》
(ATheory ofCapitalistRegulation:TheU.S .Experience)被公认为是该学派的开山之作。
调节学派产生于危机之中。1971年,持续27 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美元危机下宣布崩
溃,引发了世界范围的金融动荡。1973 年,由OPEC 所引燃的 “石油危机”引发了全球能
源价格上涨,使经济局面雪上加霜。一系列内外因素相结合,最终引发了以低需求,低增长,
高通货膨胀,高失业率等为代表的 “滞涨”局面。又一轮经济危机爆发。
1
面对危机,西方当时主流的经济学理论难以提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框架与解决方案。[ ]
一方面,战后主导的凯恩斯主义将此视:20 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重演,试图再次利用政
府消费等方式重振经济,但收效甚微。另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派则继续相信市场的全能性,
认为危机仅仅是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工会力量失控等因素造成的偶然现象,因此反对政府的
进一步介入,认为这会加深危机的发展。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
挑战。尽管对于危机有着清晰的认识与预测,但其传统观点并不能解释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
的进一步发展。“《资本论》与 《帝国主义论》错了吗?”这样的思考使整个马克思主义学界
基金项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16BGL203);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资助项目 (2014z09104)。
陷入了迷茫。
在此背景下,调节学派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同时吸取了凯恩斯学派中的部分思想,
对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从劳动过程,阶级关系,竞争关系,货币制度等方面进
行了考察,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理论,试图从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寻找规律,进而解释眼
下面临的危机。
调节学派继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认为经济的发展,即所谓 “积累体制
(Accumulation Regime)”的演变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而市场的实质是一种权力关系,同时
因此其存续需要一套有效的社会制度网络,也就是 “调节模式 (Mode ofRegulation)”。社
会的稳定取决于其发展的连贯性,同时制度相对于历史的演进也会产生相对滞后性,这就造
成了发展道路上的 “路径依赖”。当调节模式能够协调经济增长中各方面的矛盾,推动社会
各方共同前进时,便形成了一种有效的积累体制。反之当现行调节模式受困于路径依赖,导
致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矛盾时,则会遇到 “危机 (Crisis)”。危机的产生要求制度进行重
建,消除与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部分,进而形成全新的积累体制。这一历史过程即被称作“调
[2]
节 (Regulation)”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65.对总体规划改革中指标体系的思考——以厦门为例.pdf
- 064.人口结构性变化与城市转型——以宁波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为例.doc.pdf
- 063.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对总体规划反馈机制研究.pdf
- 062.城市空间重构中的经济绩效演变研究——以宁夏固原市为例.pdf
- 061.机场地区空间结构分析及空间结构演化研究.pdf
- 060.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特征初探.pdf
- 059.天津市半城市化区县空间发展问题反思与优化策略研究.pdf
- 058.日本地下空间开发经验与启示.pdf
- 056.城市转型期“三生空间”问题分析与规划应对——以河南省灵宝市为例.pdf
- 055.我国超特大城市建设利用情况反思与规划建议.docx.pdf
- 029.从美丽乡村到田园综合体——整体主义观下的城乡统筹路径探索.pdf
- 028.浅谈空间规划中“三区三线”的划定与管制.pdf
- 027.沈阳城市总体规划公众参与模式探索与实践.pdf
- 026.应对东北老工业城市收缩的规划思路探讨.pdf
- 025.收缩态势下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联耦合研究——以双鸭山市为例.pdf
- 023.治理视角下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创新实践与思考——以杭州为例.docx.pdf
- 022.街区制对城市社区活力的影响研究.pdf
- 021.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农业景观土地利用冲突研究——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例.pdf
- 019.黑龙江垦地混杂区空间治理的“集体行动”策略.pdf
- 017.我国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研究的特征及趋势——基于CiteSpaceⅤ知识图谱的量化分析.pdf
最近下载
- ABB 产品手册[ZH] CPX100系列控制与保护开关 安装使用手册 手册(中文).pdf
- 通力电梯样本.pdf VIP
- 皖2015Z102: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pdf VIP
- 高等学校物业服务费用测算规范.pdf VIP
- 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参赛教案模板.docx
- 《中国少年先锋队》主题队会课件.ppt VIP
- GJ B 1420B-2011 半导体集成电路外壳通用规范.pdf VIP
- 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进度计划-表格.doc VIP
- 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明查暗访主要检查内容问题清单.docx VIP
-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四版10503.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