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化工材料科研新进展 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化工材料科研新进展(上) 台湾早期石化工业发展 台湾化学工业的发展可追溯到1898年清光绪年间设立的磷酸及硝酸 工厂。日本殖民时期,岛内仅有一点最基本的化肥、氯碱、水泥、平板玻 璃、炼油等工业,以满足战争和民生物资需要。台湾光复后,岛内出现许 多民营小化工企业,主要生产化肥、农药、烧碱、硫酸、味精、樟脑油、 日化产品、涂料、纺织用染剂及制药原料等与人民生活相关的产品。台当 局又先后成立台碱公司与台肥公司,并重建高雄炼油设备,成立屮国石油 公司,(简称中油公司),在高雄原厂址设立炼油厂,负责石油与石油化学 产品的产制工作,提供经济建设、工业发展所需化学产品与发电用燃料, 基础化学工业开始兴起。 1957年,“中国”人造纤维公司(简称中纤公司)开始生产人造丝, 台濟塱料公司(简称台塑公司)开始生产聚氯乙烯,为日后台濟化纤和塑 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9年,台湾中油公司嘉义溶剂厂开始生产苯、 甲苯、二甲苯等基础石化产品,充分供应岛内的染整、农业、清洁剂、纺 织、塑料等市场,满足了民生用品需求。由中油公司在高雄炼油厂内兴建 的台湾省内第一套轻油裂解厂(简称“一轻”,年产乙烯5. 4万吨)于1968 年开始运转,提高了纺织、塑料、皮包、雨具、玩具出门制造业的原料自 给率,不但让高雄成为台湾化学工业发展的重心,也建立起台湾化学工业 在整体经济体系中的角色与地位。 上世纪70年代,台湾中油公司先后建成利用苗竹地区天然气作为原 料的头份乙烷裂解装置(1973年建成,年产乙烯5. 4万吨)、高雄“二轻” 装置(1975年建成,年产乙烯23万吨)及“三轻”装置(年产乙烯23万 吨),从而为岛内石化工业上游原料来源基本稳定,加之台湾当时低廉的 工资,致使这一时期台湾劳动密集型工业(如纺织、服装、制鞋、塑料、 橡胶制品业等)得以发展,并从进口替代逐步转化为出口扩张。 随着1984年和1994年“四轻”(年产乙烯38. 5万吨)和“五轻”(年 产乙烯40万吨)装置的相继建成,使得台湾乙烯年产能力达到近100万 吨,不仅促成大批中间原料加工厂的相继建立,还进而带动了与石化工业 相关的消费电子产品及电脑信息产品(如电脑、显示器、打印机、键盘、 鼠标等塑料外壳)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从而使台湾现代工业在整体上加速 了发展进程。 以往台湾石化产业主要采取“逆句垂直整合”的方式,即先从下游加 工产业开始,进口原料、加工生产、开拓市场,然后再逐步扩大延伸,直 至发展成为上、屮、下游配套的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到上世纪90年代 初,台湾石化工业产值位列世界第八,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原料和合成橡 胶三大合成材料的年生产能力合计达6⑻多万吨;人造纤维年产量将近200 万吨,仅次于美国,其中聚酯长纤维产量将近70万吨,居世界首位。 由于“一轻”设备陈旧、头份乙烷裂解厂原料天然气产量日减而相继 在1990年停产,使得各种石化原料自给率不断下降,长期供不应求,台 塑企业集团负贵人王永庆原准备在大陆厦门海沧地区建设新的石化厂,但 遭到台当局的百般刁难和阻拦,后被迫改在台湾云林县麦寮乡动工兴建新 的“六轻”项目。这是一项填海造地的巨大工程,占地260多公顷,前4 期工程总共投资7000多亿元新台币,约合20多亿美元,2006年才基木完 “六轻”是台湾历史上最大的民间投资项目,共建成包括3座轻油裂 解厂在内的80多座石化加工厂,建立起从原油进口、运输、冶炼、裂解、 加工制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条龙的完整石化工业体系,年炼油能力为2310 万吨,日炼汕量超过50万桶,年产乙烯能力提高到280万吨,丙烯产能 达到250万吨,主要石化产品规模跻身世界前五大企业,每年可创造8300 亿元新台币的产值,成为与台湾新竹科学园区齐名的另一个台湾经济奇 迹,甚至被称为台湾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王永庆为之夼斗了 20 多年的“石化王国”梦想,此举也打破了长期以来台湾轻油裂解、炼油均 由公营企业独占的格局。 石化原料行业现状 目前台湾石油化工上游原料行业(也称“石化本工业”,包括石油和 煤炭化工制品业)共有50余家企业。从业人员达到3万以上,石化行业 占据统治地位的厂商是中油公司、台塑集团、南亚塑料集团、李长荣化工 集团、台湾聚丙烯公司、火太平洋石化公司、长春石化公司、联合石化公 司以及台湾苯乙烯单体公司等。2013年行业年产值约2万多亿元新台币。 中下游化工行业(也称“石化依赖工业”,包括塑料、橡胶、化学制 品、化学材料、无机材料、造纸、印刷业)约9000家,从业人员23万, 化工行业规模前10大的企业包括台塑、胜一化工、三福化工、台肥公司、 阿托科技、长兴化学、承德油脂、妙春实业、有郁实业、陆昌化工公司等, 主要生产化纤、橡胶、塑料等应用材料;特用精细化学品行业包括橡胶、 塑料添加剂、食品添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