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教学课件-黄疸.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案1 唐××,男,45岁,职员,2002—05—10初诊。 平素体健,三天前突然发热,T:3 8℃,乏力,不思饮食,继而尿如酱油汤,目睛黄染,全身皮肤明显黄染,其色如金。一天前出现神志恍惚,有时胡言乱语,两上肢皮肤出现瘀点瘀斑,遂来诊。 查见:T:39℃ P:102次∕分,R:22次∕分,Bp:130∕80mmHg。神志欠清晰,中等体形,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滑数。巩膜黄染,全身皮肤明显黄染,两上肢皮肤瘀点瘀斑,肝浊音界缩小,扑翼样震颤(±),未见其他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1032 IU∕L(0—60 IU∕L), 谷草转氨酶(AST)1363 IU∕L(0—50 IU∕L),总胆红素(SB)295umoI∕L(3.4—22 umoI∕L.)。凝血酶原时间(PT):36s(11—14s)。HBVM(乙肝病原学检查):HBsAg(+),HBeAg(+)抗HBc(+),抗HBcIgM(+)。甲、丙、戊肝病毒均阴性。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黄疸 急黄 西医诊断:急性重型乙型肝炎 治则:清热介毒,凉营开窍 方药:犀角散加味: 水牛角 山栀12g 川连3g 茵陈30g 丹皮15g 玄参15g 石斛30g 仙鹤草30g 麦芽30g 水煎服 安宫牛黄丸吞服 案2 姜××,女,52岁,教师,2002—06—03初诊。 既往有肝炎病史15年,反复出现目黄身黄,平时不规则服用中西药物,具体不详。一月前劳累后又出现目黄,身黄,黄色晦暗,伴乏力,纳少,口淡不渴,畏寒,大便不实,脘闷,腹胀,遂来诊。 查见:T:36℃ P:78次∕分,R:18次∕分,Bp:130∕75mmHg,神志清,体态偏瘦,舌质淡,苔腻,脉濡缓。巩膜、全身皮肤黄染,肝掌(+),未见其他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131IU∕L(0—60 IU∕L), 谷草转氨酶(AST)183IU∕L(0—50 IU∕L),总胆红素(SB)85umoI∕L(4—22 umoI∕L.)。HBVM(乙肝病原学检查):HBsAg(+),抗HBe(+),抗HBc(+),B超:慢性肝损。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黄疸   阴黄(脾阳不振,寒湿困脾)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治则:健脾和胃,温化寒湿   方药:茵陈术附汤加味   茵陈30g?? 附子3g?? 白术15g?? 干姜3g?? 茯苓15g 郁金15g?? 川朴6g?? 甘草3g  水煎服?? 案3 沈××,男,23岁,职员,2002—04—25初诊。 平素体健,一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T:38℃,自认为感冒,服感冒药和消炎药后热渐退,三天前出现目黄,身黄,黄色鲜明。尿如红茶,伴恶心呕吐,口干苦,腹胀,纳呆,口渴,大便秘结,遂来诊。 查见:T:36.8℃ ,P:82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神志清,中等体形,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巩膜黄染,全身皮肤黄染,肝肋下3Cm,质软,轻压痛,肝区叩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1523IU∕L(0—60 IU∕L), 谷草转氨酶(AST)1236IU∕L(0—50 IU∕L),总胆红素(SB)125umoI∕L(3.4—22 umoI∕L.)。HBVM(乙肝病原学检查):HBsAg(+),HBeAg(+),抗HBc(+),抗HBcIgM(+)。B超:肝大,光点略粗,脾不大。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黄疸   阳黄—热重于湿   西医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   治则:清热利湿,佐以泄下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   茵陈30g 山栀15g 制大黄12g 茯苓15g 猪苓15g 黄连3g 陈皮6g 青皮9g 麦芽15g 案4 患者陈某某, 男, 4 7 岁, 农民。住院号: 3 7 5 4 2 。 1 9 99年3 月5 日诊。患者3 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2 年前开始出现右上腹部不适。3 天前出现右上腹部阵发性绞痛, 向背部放射, 畏寒、发热、呕吐、腹胀满、大便干结, 已有6 一7 天未解。在乡医院输液, 服中药2 天, 病情无明显改善 体格检查: 体温38 . 7 ℃ , 脉搏1 12 次/ 分, 呼吸22次/ 分, 血压1 6/ 9k P a 。神志清晰, 发育正常, 消瘦, 急性发热病容, 皮肤、巩膜重度黄染, 未见出血点、皮疹。颈部、右腹股沟可扪及数个如黄豆大的淋巴结, 质中、活动, 无粘连, 压痛。无口角炎, 口腔粘膜光滑, 甲状腺不大, 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晰, 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律1 12 次/ 分, 心律整齐, 无病理性杂音, 腹部微隆起, 叩诊呈鼓音, 右上腹明显压痛, 反跳痛, 肌紧张, 肝脾未扪清, 麦氏点(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