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活方式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甘肃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路径甘肃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路径((下下))
生活方式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甘肃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路径甘肃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路径 ((下下))
2017年 10月 25 日
(四)农业特色化: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基础
农业发展是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基础,农业的机械化和规模化可以减少农业所需的劳动力,
从而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出农村,为市民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农业发展可以为
城市提供充足的农产品,保证非农人口的日常所需。
甘肃狭长的地域形态造就了农业发展的多样融合,农区牧区汇聚,寒区旱区温热区相邻,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相间,特色农业各具优势,总体体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
逐步形成了六大农业生产区(带):沿黄河农业产业带、河西走廊农产品主产区、陇东农
产品主产区、中部重点旱作农业区、陇南及天水南部山地特色农业区和甘南及祁连山等高
[5]
寒牧区 。出现了一批影响较大、收入突出的农产品、产业和龙头企业,如静宁苹果、高
原夏菜、河西种业、兰州百合、中药材、陇南电子商务等。但受地域条件、经济发展水平、
技术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甘肃的农业在全国来说,发展程度和水平相对滞后:农田水利灌
溉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个体经营与市场矛盾突出、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亟待提高、农户发展农业资金不足、农民职业化程度低。
农业规模化、科技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甘肃现有的农业发展条件很难发展规模化的
农业生产,但是特色农业具有较大潜力,如静宁苹果、高原夏菜、河西种业、兰州百合、
中药材等。在中心村庄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居民兼业性的特征,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农
产品的种植、加工、运输、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让农业收入成为中心村庄居民的最
低生活保障线,依赖农业生产,居民就可以生存。
三、三、农村转移劳动力生活方式城镇化的实施农村转移劳动力生活方式城镇化的实施
三三、、农村转移劳动力生活方式城镇化的实施农村转移劳动力生活方式城镇化的实施
(一)长期目的和短期目标
1.甘肃市民化的目的。基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和理论分析的结果,国家和社会热衷于市
民化,普遍认为市民化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民发展的方向和结果,也把目
前欧美、日本的市民化程度作为我国市民化的目标。甘肃市民化的目标也应该以农业人口
为评判的主要标准,地域特色可能需要更多的农村劳动力,由于日本与甘肃具有的地形地
貌的相似性,借鉴日本的农业人口所占比重,甘肃市民化的最终目标可能是农业人口占
10%~15%。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程度达到 52%,甘肃的城镇化程度达到 41.4%[6]。甘肃以中
心村庄为载体的生活方式城市化的最终目标是 30—50 年把农业劳动力降低到15%以下,达
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
2.甘肃市民化的短期目标。市民化的进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美欧市民化过程延续了
200—300 年的时间,日本也经历了将近 100 年的时间,中国市民化的进程已经超过了美欧、
日本,中国的市民化进程不能太注重速度,更要注重市民化的质量,避免城市病和贫民窟
的大量形成。甘肃在市民化进程中更要注重市民化的质量,由于甘肃现代工业基础薄弱,
承受经济波动打击的能力有限,无法应对过度市民化带来的冲击。因此,稳健的市民化进
程是甘肃市民化的最好选择。中心村庄和小集镇化这一市民化发展路径,在本质上是一种
兼业化的市民化过程,是处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纽带,一方面连接着城市的生活方式,另
一方面连接着农业生产。中心村庄和小集镇是居住的载体,不是职业的划分,在逆城市化
日益流行的现代社会,划分市民化程度的标准不是居住的地域,而是职业的划分、收入来
源的划分以及生活方式,因此,在中心村庄居住的居民,既有可能是农业人口,也有可能
是非农业人口。
甘肃发展以中心村庄和小集镇为载体的生活方式城市化过程是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
蹴而就。首先,选择条件较好的县域作为实验区,积累经验,探寻适合中心村庄建设的方
法和模式。其次,如果在实验区取得较好效果,适时扩大实行区域,逐渐推动以中心村庄
和小集镇为载体的生活方式市民化进程。
(二)个人意愿与整体规划
1.尊重个人意愿。农村集中化必须尊重个人意愿,转移劳动力与家庭的自身需求、认识倾
向、家庭理想、资本禀赋等并不一致,对市民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与需求,有些转移劳动力
家庭资本雄厚、对农业收入的依赖微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探究——以长生生物为例(上).pdf
- 社保普惠制下超大城市养老护理员权益保障研究——以上海市抽样调查与访谈为例(下).pdf
- 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实践调查分析与建议——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例.pdf
- 社会医疗保险对少儿家庭医疗负担的影响研究(三).pdf
- 社会资本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考察——以北京市为例(上).pdf
- 神店“神”在哪里?.pdf
- 沈阳市柔性引进人才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pdf
- 审计师和客户私人关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基于两家内资事务所的跨案例研究(二).pdf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2016年甘肃酒钢集团西沟矿“8·16”重大火灾事故(上).pdf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2016年甘肃酒钢集团西沟矿“8·16”重大火灾事故(下).pdf
- 生活方式城镇化:甘肃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路径(中).pdf
- 生命历程视角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需求研究——基于2008年和2011年广州住房调查数据的分析(上).pdf
- 生命历程视角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需求研究——基于2008年和2011年广州住房调查数据的分析(下).pdf
- 生命历程视角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需求研究——基于2008年和2011年广州住房调查数据的分析(中).pdf
- 生态资源价值认知及其核算体系构建——以雄安新区整体性治理中的应用为例(上).pdf
-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以海底捞为例.pdf
- 世纪品牌3M的创新法则.pdf
- 市场主导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美国经验及启示(上).pdf
- 市场主导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美国经验及启示(下).pdf
- 市县“多规合一”之“一张蓝图”探析——以山东省桓台县“多规合一”试点为例(下).pdf
最近下载
-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高清原版).pdf VIP
- 《汉字的创意与设计》课件.ppt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吉林-吉林造林管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docx VIP
- 人工智能与创新学习尔雅网课答案.docx VIP
- 2025年甘肃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2015-2020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B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汇编(含答案).pdf VIP
- 一种电解液取样器.pdf VIP
-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pptx VIP
- 新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22)基本表式总表.pdf VIP
- 财经应用文写作习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