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活方式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甘肃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路径甘肃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路径((中中))
生活方式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甘肃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路径甘肃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路径 ((中中))
2017年 10月 25 日
(二)中心村庄和集镇: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载体
1.集中化推动中心村庄和小集镇发展
集中化是指把分散的小村落、农户整合成具有辐射性的中心村庄或小集镇。集中化可以通
过川区化、近山区化和集镇化的路径实现,集中化的实质是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发挥辐射
作用,发展现代农业。
甘肃省地域广阔,人员分布不均衡,在生态条件较好的地方人口稠密,在山区十分分散,
过于分散的居住状态严重制约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一是投入和产出不平衡,比如道路
建设,居民居住过于分散,导致道路建设里程增加,但道路的利用率并不高,在一些极端
的情况下,花费几千万修建一条公路,它的使用者可能只有几百人。二是原有公共服务体
系日渐衰亡,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效果的日益凸显和流动人口的增加,乡村小学的学生越来
越少,教师配备也越来越少,教学质量越来越差,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三是新型社会发展
事物很难触及,比如快递业很难把网点散布到小村落。因此适度集中是农民工和农民市民
化,农民工享有城市生活方式的主要途径,集中化可以通过川区化、近山区化和集镇化实
现。
(1)中心村庄。中心村庄是那些规模较大、居住环境较好,对周围具有辐射作用的村庄。
居住在偏僻山区的农民向中心村庄搬迁,在就近的中心村庄落户,享受当地较为优越的教
育、交通、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中心村庄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中心村庄对周边区域具有辐射性,在享受较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现的同时,可
以兼顾农业生产。甘肃地域辽阔,但大多地区是山地,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干旱少雨,
当地村民为了保障自身的生存所需,大量开垦耕地,使原先可贵的植被遭到破坏,与其说
在山上开垦的一块块田地是农民勤劳的见证,不如说那是大自然的一块块伤疤。甘肃是中
国的生态大屏障,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前沿,对于甘肃和中国来说,甘肃山区破坏植
被种植农作物的收益远远比不上退耕还林的效益,由于甘肃自然环境的限制,种植农作物
的收益极为有限,且十年九旱,导致开垦耕地常年荒芜,成为水土流失和沙尘天气的缘起。
因此,选择一些土地肥沃、地势平坦,适于耕种的地块种植农作物,而其他地块,最好的
方式是种植经济林或者退耕还林。由于种植工作的减少,农民可以减少田间劳动的时间,
有可能承担居住地和种植地之间的距离的困难。
其次,中心村庄生活费用较低,适当的农业生产可以弥补非农收入的不足。农民工及家庭
的收入有限,近三年的数据显示,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仅是城镇人口的三分之一,盲
目地把农民工及家庭转换为城市居民,必然会带来新的问题,城市病将会蔓延,贫民区将
会产生并扩展,交通更加拥挤等等,中心村庄则不然,本质上中心村庄的生活是具有城市
生活方式的农村生活,是一种半农半工式的兼业化状态,具有较好的职业弹性,当社会经
济健康发展时,农民为了追求更多利益,会离开农村步入城市从事非农工作,当经济不景
气,或者自身健康条件不能适应高强度的工作时,转移劳动力可以回到农村,从事适度的
农业生产,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兼业式的市民化进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抵消社会保障体
系不健全对农民带来的生活不确定性,对社会的稳定和村民心理产生积极的效应。
最后,区域内的人口集中,依然具有熟人社会的特质,具有相同的文化特质和习俗风气,
有利于促进心理和社会的认同。身份的认同、社会心理文化的认同对村民的身心健康发挥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村民对于城市生活产生不适感,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转移劳动
力,这种不适感更加强烈和明显,不适感来源于支撑转移劳动力身份和社会心理认同的文
化特质的丧失,中心村庄是在区域内人口的集中,本质上依然是熟人社会,文化特质、传
统习俗没有改变,村民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理念不会发生断崖式的改变。
(2)小集镇化。小集镇化是指在区域发展、地域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基础上,建立并大力
发展辐射中心村庄的集镇,为中心村庄提供商业服务、公共服务、人力支持、科技支持和
政策支持,协调上级政府和中心村庄之间的关系,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方针,鼓励有能
力、有实力的转移劳动力搬迁到小城镇。基于转移劳动力自身和家庭的禀赋,诸如教育、
技能、理想、能力、社会资本、非农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探究——以长生生物为例(上).pdf
- 社保普惠制下超大城市养老护理员权益保障研究——以上海市抽样调查与访谈为例(下).pdf
- 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实践调查分析与建议——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例.pdf
- 社会医疗保险对少儿家庭医疗负担的影响研究(三).pdf
- 社会资本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考察——以北京市为例(上).pdf
- 神店“神”在哪里?.pdf
- 沈阳市柔性引进人才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pdf
- 审计师和客户私人关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基于两家内资事务所的跨案例研究(二).pdf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2016年甘肃酒钢集团西沟矿“8·16”重大火灾事故(上).pdf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2016年甘肃酒钢集团西沟矿“8·16”重大火灾事故(下).pdf
- 生命历程视角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需求研究——基于2008年和2011年广州住房调查数据的分析(上).pdf
- 生命历程视角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需求研究——基于2008年和2011年广州住房调查数据的分析(下).pdf
- 生命历程视角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需求研究——基于2008年和2011年广州住房调查数据的分析(中).pdf
- 生态资源价值认知及其核算体系构建——以雄安新区整体性治理中的应用为例(上).pdf
-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以海底捞为例.pdf
- 世纪品牌3M的创新法则.pdf
- 市场主导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美国经验及启示(上).pdf
- 市场主导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美国经验及启示(下).pdf
- 市县“多规合一”之“一张蓝图”探析——以山东省桓台县“多规合一”试点为例(下).pdf
- 市县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税源分析与相关思考——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上).pdf
最近下载
- 在线网课知道智慧《薪酬管理(海南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 VIP
- 人教A版数学高中选择性必修一《3.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3年郴州市苏仙区事业单位真题及答案.pdf VIP
-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2020)(2).docx VIP
- 剧本杀三人本文档.pdf VIP
- ABB AC800M基础培训课件——硬件hardware.ppt VIP
- 竞聘中小学校长面试题及答案.doc VIP
- 現代设计史复习资料.doc VIP
- GB50169-20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附条文.docx VIP
- 《深度学习 》课件 第8章-注意力机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