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对城镇化的影响及相关问题分析——以武汉市为例(下).pdf

“土地财政”对城镇化的影响及相关问题分析——以武汉市为例(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对城镇化的影响及相关问题分析对城镇化的影响及相关问题分析 ““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对城镇化的影响及相关问题分析对城镇化的影响及相关问题分析 ——以武汉市为例——以武汉市为例((下下)) ————以武汉市为例以武汉市为例((下下)) 2015年 07月 17 日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损失的计算:失去土地的农民相当于下岗职工,以每公顷农地所供养的 农业人口的养老保险金近似计算的最低城镇养老保险金作为社会保障损失,包括基础养老 [6] 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 。我们通过式 4 计算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损失。 W=(G+J)×0.5×T×1.0%………………(4) 式中,W 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损失;G 为参保人员退休时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J 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T为职工个人累计年限。 B P×[M ×a+F×(1-a)]×A/V……(5) 式中,B 为单位面积农地社会保障价值;P 为每公顷农地承载的农村人口数;M 为男性公民 保险费金额;F为女性公民保险费金额;A 为基本养老金;a为男性公民所占比例;V为月 保险基数。 根据统计资料,2011 年武汉市城镇居民平均工资为 23720 元,初始平均工作年龄为 21 岁, 55 岁为平均退休年龄,设G=J,则 W=672.1 元/月,M 取 12543元/月,F取 13742 元/月。 2011年武汉市农村居民共有 280.65万人,男女比例分别为 51.8%和48.2%,2011 年末武 汉市耕地面积为 20652hm2,V 取100。根据式(4)、式(5)计算得到武汉市单位面积农地社 2 会保障价值为 61.53万元/hm 。由此可见,失地农民不但要承受直接来自土地的高额经济 损失,而且还要承受可观的社会保障损失。 2.2 土地财政与土地利用模式 土地财政给地方政府带来的巨额收益也刺激了地方政府进一步加速征收、出让更多的建设 用地,同时也可能产生城市土地低效与粗放利用模式,以及“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 化”速度不相匹配的现象[2,9]。为了考察武汉市的实际情况,我们对 2002—2011 年武汉市 城市建设与城镇人口增长速度进行了对比(表3)。 表 3 2002—2011 年武汉市城市建设与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对比 城市建成面积 城市人口密度 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增 年份 2 2 环比增速 面积(km ) 环比增速(%) 人口密度(人/km ) 速之差(%) (%) 2002 214.22 0.94 920.00 0.09 -0.85 2003 216.22 0.93 921.00 0.11 -0.82 2004 218.22 0.93 925.00 0.43 -0.50 2005 220.22 0.92 943.00 0.86 -0.06 2006 222.22 0.91 964.00 2.22 1.31 2007 450.77 103.00 976.00 1.24 -101.76 2008 460.77 2.20 981.00 0.51 -1.69 2009 475.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