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教案通用.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之炼字【教案】 学习目标:炼字的题型 炼字的种类 炼字的方法 炼字的答题学习重点、难点:炼字的方法 炼字的答题 学习课时:课时 第一、二课时 【课前预习】 一、导引 苏小妹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苏东坡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小妹 下品 ! 苏东坡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 中品! 苏东坡 ??? 苏小妹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东坡 上品! ! ! 平常的两个字,却令一代文豪苏东坡拍手叫绝,为什么? 贴切地表现了细柳在轻风中弱不禁风的娇态以及如雪梅花融化在皎洁月光中的情景。 二、高考考点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 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 。 ①与②是否孤立的 ? 诗眼,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三、高考回忆 1、高考试题分析 年高考卷全国有六套试题考查了炼字: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天津卷、上海卷、安徽卷、湖南卷,其中湖南卷更是将考查点集中在炼字上。而我们湖 北卷, 、、、 、连续五年没有涉及到炼字。 2、高考题型展示 (08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1)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 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 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用“退”字别致、 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08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 宿鸟声中自掩门。()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案】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 (08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分) 山居即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果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炼字题最常见的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寻找关键字。、赏析关键字。、如何规范答题。导引一 一、讨论思考:寻找关键字要关注哪些类型的字? 指出下列诗句中表现力强的字,并体会其运用的妙处。(分组讨论) 1、乱石 穿空,惊涛 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 轼)乱石穿空,夸张;惊涛拍岸,拟人;卷起千堆雪,比喻。形、声、色几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这个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 孤城万仞山。 (初中课本 ) 解析: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羌笛何须 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初中课本 ) 解析:“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 溅泪,恨别鸟 惊心。(小学课本) 解析:“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声声慢》李清照) 使人读起来更加缠绵,更加凄苦,重叠更加重了词人的内心情感,比之一个字更引 人入胜,更易使人与之产生共鸣。加强语气,十四个字无一 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 、帘外雨 潺潺, 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 萧萧下,不尽长江 滚滚来。 (《登高》杜甫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杜甫)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 青青。(《扬州慢》姜夔) 、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二、规律总结: 关注极富表现力的 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多用拟人的手法 关注丰富多彩的 形容词 关注生动形象的 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文档评论(0)

182****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