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控制2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局部涡流 ? 地面上的建筑物除了阻碍了气流 运动而使风速减小,有时还会引 起局部环流,这些都不利于烟流 的扩散。 ? 当烟流掠过高大建筑物时,建筑 物的背面会出现气流下沉现象, 并在接近地面处形成返回气流, 从而产生涡流。结果,建筑物背 风侧的烟流很容易卷入涡流之中, 使靠近建筑物背风侧的污染物浓 度增大,明显高于迎风侧,如图 所示。 坐标系 右手坐标系(食指 — x 轴;中指 — y 轴;拇指 — z 轴),原 点:为无界点源或地面源的排放点,或者高架源排放点在 地面上的投影点; x 为主风向; y 为横风向; z 为垂直向 ? 高斯模式的四点假设 ? a .污染物浓度在 y 、 z 风向上分布为正态分布 ? b .全部高度风速均匀稳定 ? c .源强是连续均匀稳定的 ? d .扩散中污染物是守恒的(不考虑转化) 3 、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 1) 无界空间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2 2 2 2 ( , , ) exp[ ( )] 2 2 2 π ? ? ? y z y z q y z c x y z u ? ? ? ? ū — 平均风速, m/s ; q — 源强, g/s ; σ y — 侧向扩散参数,污染物在 y 方向分布的标准偏差, m ; σ z — 竖向扩散参数,污染物在 z 方向分布的标准偏差, m ; 高架源须考虑到地面对扩散的影响。 根据假设④可认为地面就象镜子一 样对污染物起全反射作用,按全反 射原理,可用 “像源法” 处理 —— 把 P 点污染物浓度看成为两部分 (实源和像源)作用之和。 建立三个坐标系: 1 、以实源在地面的投影点为原点; P 点坐 标为( x , y , z ); 2 、以实源为原点; 3 、以像源为原点。 2) 以高架连续点源大气污染数学模式为例讨论。 ? ( 1 )实源贡献: P 点在以实源为原点的坐标系中的垂 直坐标为( z-H )。不考虑地面的影响,实源在 P 点形 成的污染物浓度 q ? 2 2 2 2 ( ) ( , , , ) exp[ ( )] 2 2 2 π y y y z y z H c x y z H u ? ? ? ? ? ? ? ? 实源的贡献 三、 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扩散 ? 1 、影响大气污染扩散的气象因素 : 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运动的 气象因素 主要有 风、湍流、逆温 和 大气稳定度 等。 平均风速 风向频率 污染系数= ( 1 )风 风的运动规律可用 风向 和 风速 描述。 (迁移、输送、扩散和稀释) 为综合反映某一地区 风向频率 和 平均风速 对 大气污染影响的程度,常用 污染系数 来表达: 各风向的总次数 某风向出现次数 风向频率 ? ? % 100 方 位 N NE E SE S SW W NW 总计 风向 频率 / % 14 8 7 12 14 17 15 13 100 平均 风速 /m· s -1 3 3 3 4 5 6 6 6 污染 系数 4.7 2.7 2.3 3 2.8 2.8 2.5 2.1 相对 污染 系数 / % 21 12 10 13 12 12 11 9 100 风向频率及污染系数实例 此表为测定各方位风向频率和风速后的污染系数计算实例, 相 对污染系数 为某方位污染系数与各方位污染系数之和的比值。 ( 2 )湍流 ? 大气湍流,是指大气中无规则的、三维的小尺度运动。 ? 大气湍流表现为 气流的速度 和 方向 随 时间和空间 位置的 不同而呈 随机变化 ,并由此 引起 温度 、 湿度 以及 污染物 浓度 等气象属性的随机涨落。 ? 机械湍流,是指由于机械 的或动力的作用引起的湍 流,其大小决定于 风速 分 布和 地面粗糙度 ,当空气 流过粗糙的地表时,会随 地面的起伏而抬升或下沉, 从而产生垂直方向湍流, 风速越大机械湍流强度越 大。 ? 热力湍流,是指由于大 气的垂直方向温度变化 引起的湍流,其强度 决 定于大气垂直方向的稳 定程度 ,垂直方向的温 度变化越大,热力湍流 的强度越大;相反即越 小。 根据湍流成因分为两种湍流 风的垂直切变:风随高度变化的不连续现象。有 时表现在风向上,有时表现在风速上,有时二者 皆备。 ? 湍流能否发生及其强度大小主要决定于 风速大小 、 地面起伏状况 和 近地面大气的热状况 。 ? 简言之,它与大气稳定度和风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