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中国当代艺术的传统性和现代性.docx

略谈中国当代艺术的传统性和现代性.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谈中国当代艺术的传统性和现代性 一、导言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信息化的时代, 全球的紧密性, 互通性 显得尤为突出, 这种特点于艺术领域也是如此。 中国自上世纪八 十年代, 接受了大量来自世界艺术思潮的思想和观念。 这对于中 国的现当代艺术来说, 确实是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 在这样的 一个积极相互交流的时代之中, 一件艺术品既会烙上鲜明时代的 印记,也会承袭传统文化的痕迹,这是不可避免的。同时,这也 是艺术不断创新前进的一个方向。 在本文中, “传统性”和“现 代性”更侧重于时间概念上的一个界定。 “传统性”一词主要是 界定中国当代艺术中所能体现出的中国古典传统文化艺术思想 和中国典型传统艺术形态; “现代性”一词是对应于“过去”而 言,是中国当代艺术在科技、经济,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出现的 新状态和结果。各民族艺术虽然隶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然而也 表现出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伟大智慧和深厚积淀。 书象艺术《天 书》以一种中国文化载体——汉字——的笔画痕迹的创作, 即体 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特征又具备了当代所赋予的现代性特征。 二、关于传统性 “书象”的提法是出现在刘骁纯的《书法 ?书写?书象》中。 到现在,许多学者对“书象”下定义而刘骁纯也在不断地补充。 然而, 无论如何阐释, “书象”艺术本质核心在于艺术作品一定 具有汉字形象的艺术元素。徐冰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 前卫艺术展”上,展出了《天书》作品,之前名为《析世鉴》。 徐冰的这件作品特点在于运用雕版技术规整化地刻写创造出的 不带有任何情感的仿宋体假字, 以综合媒介材料装置艺术语言展 现在观者面前。艺术作品所呈现之中的假字或错字给人带来的惊 讶莫名之感。 此作品蕴含了中国古典美学“有”, “无”的思想, “有无 之相生也”①,“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② 。在《老 子》十一章中,借车轮、器皿,房屋来巧妙说明“有”,“无” 的关系。车子的辐条汇集在车毂中空之中,才有了车轮的功用; 器皿有了中间的空间,才可有器皿的使用;建屋开门窗用屋的中 空,才有了房屋的空间利用。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大家老子所阐释 “有”,“无”的辩证关系。老子将“有”、“无”、“虚”, “实”看成是天地万物的源泉。 这种思想在中国古典美学看来影 响源远流长。现代学者宗白华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 探索》一文中写到:“虚和实的问题,这是一个哲学宇宙观的问 题。”③“这种宇宙观表现在艺术上, 就要求艺术也必须虚实结 合,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④在《天书》作品中,可 以看到这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子。 《天书》印刷出宋体版刻 出的汉字字形,此为“有”或“实”,但是都是假字或称为错字, 不是正常情况下能够承载信息的可以读懂的汉字, 此为“无”或 虚”。由于作品本身兼顾了“有”和“无”的道家思想在内, 使得观者本着熟悉感靠近作品一览书写内容的时候, 却于仔细品 读发现陌生, 进而感到其无意义, 但正是在这样的虚无缥缈之中, 引来人们的思索。 三、关于现代性 二十世纪的现代艺术思想中,克莱夫 ?贝尔于《艺术》中提 出了“有意味的形式”这样一个艺术理论。 贝尔从塞尚的画开始 分析进而将“有意味的形式”推及到整个艺术理论, 以艺术品的 形式为关注中心。 这个观点使得艺术摆脱掉了对于艺术叙事题材 和艺术叙事内容的依赖, 使得艺术形式本身独立出来, 得到关注。 《天书》作品不是书写的作品,不是书法的作品,而是“书 象”的艺术作品, 是汉字书写的图像艺术作品。 这件作品采用综 合材料完成, 将上千个假字气势庞大而整齐划一地排列于展厅的 地面及空间, 直接吸引了观者的眼球使其产生驻足细读的潜在愿 望。这是“有意味的形式”第一层价值所在, 使得该艺术作品的 艺术形式成为被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对象,艺术形式成为了主角。 “有意味的形式”第二层价值就在于那些看似被艺术家莫须有 创作出来的“假字”本身。 作品中的汉字形象仅仅只是一种像汉 字的形象, 而不是我们正常的用于记录和交流信息的汉字, 它们 没有承载任何信息价值内容, 绝对不被读取信息, 就是假字一堆 而已,只不过披上了像汉字形象的形式外衣。 从实用性功能角度 来看,“假字”是无意义,无价值的。但是,从当代社会思潮角 度来看,不可阅读的假汉字形象的形式呈现出后现代的反中心, 调侃,反讽,无言的观念。将“中心性”认为是可以使用的“真 字”,那么,在《天书》作品中的上千“假字”形象则是直面颠 覆了“中心性”,同时也达到了自我消解。 四、总结 面对着世界艺术理论和艺术流派的层出不穷, 中国艺术界讨 论中国艺术何去何从,如何革新,如何创新之声不断。其实,人 类社会自步入文明史以来,从农业、工业、科技,信息到当下大 数据时代,相联系的领域增多,相联系的程度加大。处于这样的 大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