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奶牛酮病的诊治与预防
奶牛酮病是奶牛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 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 性疾病, 在农村奶牛养殖中常见。 奶牛酮病可引起奶牛产乳量下 降,乳质量降低,体重减轻,机能体质减弱,如不及时诊治可导 致奶牛死亡,给奶牛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发病原因
该病是由于患畜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 血内积有 酮体所引起。
(1)多因饲养不当,饲料内蛋白质、脂肪过多,糖类和维 生素不足,致使血糖降低,肝脏作用增强, 产生大量酮体而发病。
(2)高产乳牛运动不足,肝脏患病及胰岛素产生不足,也 往往引起该病。
(3)原发性酮病是因为怀孕、分娩和开始产奶时,机体内 分泌系统和新陈代谢的负担加重,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发生 紊乱,产生大量酮体。过多的酮体进入血液引起酸中毒。酮体本 身对机体也有毒害作用; 继发性酮病见于产后瘫痪、 饲料中毒和 前胃弛缓等病。
临床症状 病初表现异食癖,前胃弛缓,反刍缓慢,胃肠卡他等。精神 沉郁,嗜眠,步态蹒跚。常麻痹卧地,不能站立,头颈向后屈于
腹下;或狂躁不安,胸颈部肌肉痉挛,甚至全身抽搐。体温降至
常温以下,呼吸减慢,脉搏增速。尿、乳、汗及呼出气有类似于 大蒜的特殊性气味。尿液酮体试验为阳性。肝脏叩诊时,浊音界 向后扩大至最后肋骨,向下至肩 ?P 节线;触诊时疼痛不安,腰 椎反射明显。
诊断要点
(1)多见于舍饲营养良好的高产乳牛,乳牛多数于产犊后 发病,只有少数在产前发病。病初出现消化紊乱和异食癖。
(2)病牛常感觉过敏和兴奋。如眼球转动、颈部肌肉痉挛、 吼叫、横冲直撞等。之后运动失调,行走摇摆,步态不稳,易于 跌倒,倒地后起立困难,站起后又跌倒,四肢瘫痪,不能站立, 昏睡, 其姿势与产后瘫痪相同。 呼吸、心跳减慢, 最后昏迷而死
(3)呼出的气体、尿、乳有一种氯仿味或水果香甜味。
(4)具备“三高一低”特征性指标,即酮病牛表现为高酮 血症、高酮尿症、高酮乳症,检查乳、尿含有大量酮体,血糖降 低。
(5)剖检可见肝脏和肾脏变性。
鉴别诊断
牛酮病与产后瘫痪的区别: (1)产后瘫痪缺乏兴奋症状,一开始就不能站立或呈昏睡 状,瞳孔反射消失。
(2)在治疗中如注射大量钙剂后病牛仍不能站立,就应疑
患酮病,并做乳、尿的酮体检查。
治疗 改善饲养、增喂质优青干草或多汁饲料。停喂豆类精料,给 以易消化的糖类饲料, 多给多汁青饲料和干草等, 加强运动可自 愈。病重者可用药物治疗。
(1)立即肌肉注射可的松1.0?1.5 g或糖皮质激素200-400 U,每日一次。
补充血糖,可用25%葡萄糖溶液500?1 000 mL静脉 注射,病重者加倍量,每日 2 次。
静脉注射 10%氯化钠溶液 300?500 mL, 20%安钠咖 10? 20 mL,每日一次。
中和血液的酸度可用 5%M酸氢钠溶液500 mL静脉注 射,每日一次;或口服碳酸氢钠 20? 30 g ,每天 2? 3 次。
( 5)用缓泻剂及健胃剂等辅助对症治疗。
牛昏迷时可皮下注射胰岛素 80?100 U,并静脉大量 注射 5%葡萄糖溶液。
神经型的可静脉注射 8%水合氯醛硫酸镁溶液 100?200 mL。
( 8)针灸:四肢麻痹时,可针灸大胯、小跨、肾堂、曲池 等穴。
预防 奶牛酮病的预防与日常饲养管理密不可分。奶牛应在产前、 产后严格控制干物质采食量,干奶期供应充足的并有一定长度的 粗饲料,刺激瘤胃功能;日粮的改变应有过渡适应期,防止出现 应激反应。奶牛怀孕后期应适当控制膘情,不宜过肥;妊娠期中 或生产以后不易给精料过多,应多喂质优的青干草或多汁饲料, 注意饲料的配合,不可偏食;应尽量每天保证奶牛做适量运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