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历史_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5 PAGE 教案 年级科目 初一历史 课题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节数 8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掌握、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2、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难点:铁器牛耕的出现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很荣幸能与我们实验中学初一四班的同学们进行交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请同学们阅读学习目标。 下面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片断。这段视频展现的是我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杀伐征战的场景。请思考:假如你是这个时期某一诸侯国的国君,为了避免被灭亡的命运,你会如何做? 二、教学过程: 【出谋划策】 分组讨论,组长总结成文,然后回答。 根据学生提出的建议,老师板书。并围绕板书展开教学。根据作用分类学习。 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建议:重用人才(招贤纳士);发展经济;加强军队建设,发展军事力量;加强统治。 同学们的想法和战国时期的许多国君不谋而合。他们招贤纳士,进行改革,力求在争霸中立于不败之地。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二个标题下的课文,完成下表: 诸侯国 改革家 魏国 楚国 韩国 齐国 秦国 在这些改革中,影响最大,最彻底的是哪一个?——商鞅变法。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介绍商鞅。 商鞅变法的时间: 当时的国君: 根据同学们刚才提出的“治国方略”小组讨论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及作用。 1、发展经济: 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富国 (1)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 (2)承认土地私有——引出铁器牛耕(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背景)。西周时期,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周王通过分封将全国土地授予诸侯。这时期,人们使用的工具非常落后,根本没有条件去开开垦受封以外的土地;而且,奴隶们也必须集体在田地里劳作才能完成繁重的劳动任务,这就是“千耦其耘”。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新式农具与耕作技术(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回答)——铁器和牛耕,(它们的作用:)它们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奴隶主为了得到更多的财富,驱使奴隶们开荒地,种私田;而奴隶的地位极为低下,没有人身自由,也得不到劳动果实,所以他们干起活来并不情愿,很慢,也就是“公作则迟”。为了提高奴隶们的积极性,奴隶主把土地分成小块让他们耕种,除了上交大部分劳动成果外,自己还能留下一小部分,这样就变得“分地则速”了。这样一来,奴隶就变成了农民,奴隶主就变成了地主;耕作方式也由从千耦其耘发展到了个体农耕;社会也由奴隶制开始向封建制过渡。(投影) 新兴地主阶级开垦了许多私田,经济上富有了,但政治上没有权利,权利掌握在旧贵族手中;而且私田毕竟是不合法的,说不定哪天就被周天子给收回去了;所以他们急切地盼望私田的合法化,要求用法律的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商鞅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制定了这一措施,从而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使秦国富裕起来。因此它的作用是——富国。 (3)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人们从事经济、文化的交流活动非常不方便。因此在变法中,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这样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所以它的作用——富国。 2、发展军事力量: 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大小封爵。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就没有爵位。那这项措施的作用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强兵。但是,这项政策会引起哪些人的不满和反对?——旧贵族。变法之前,商鞅就就遭到了这些人的反对,他舌战群臣,力排众议,因为有秦孝公的支持,他们奈何不得,但心里不服。于是就集中到一起,教唆太子触犯新法。商鞅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师公孙贾。并且一下子杀掉了反对变法的贵族七百多人,引起了他们的极大仇恨。孝公死后,太子驷继位,是为秦惠王。公子虔等乘机发动反攻,诬陷商鞅 “谋反”,将他逮捕并五马分尸。 由此可见,变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也应该学习商鞅为实现变法而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 3、加强统治。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连坐法)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推行县制——这项措施削弱了豪门贵族在地方的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同学们对县这个行政单位很熟悉,因为现在我们仍在用。因此,这项制度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统一度量衡。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所以说它的作用也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下面我们重新归纳一下。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变法目的 变法措施 变法作用 富国 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使秦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