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九章 镇痛药analgesics;学习要点: 1. 重点掌握吗啡和度冷丁的药理作用, 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和应用时注意的问题.2. 熟悉可待因、美沙酮、芬太尼、二氢埃托啡、镇痛新、曲马多的作用特点.3. 了解纳洛酮的作用特点.;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一、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疼痛是一种因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痛苦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或心血管和呼吸方面的变化。
疼痛既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提醒机体避开或处理伤害,也是临床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剧烈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还可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甚至诱发休克。
控制疼痛是临床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二、疼痛的诊断学意义
疼痛的部位和性质是许多疾病的重要表现和诊断依据,在诊断尚未明确之前,应慎用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贻误诊断和治疗。;三、疼痛的分类
急性痛(锐痛)
躯体痛
慢性痛(钝痛)
内脏痛
神经痛;四、疼痛的产生;五、缓解疼痛的药物分类
阿片类镇痛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
局部麻醉药
某些抗抑郁药等;六、镇痛药概念及分类
镇痛药是指作用于CNS,在不影响患者意识状态下选择性的缓解或减轻疼痛,并同时缓解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绪的药物。
阿片受体激动药…………吗啡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镇痛新
其他药……………………罗通定;反复应用易成瘾,故即使有用药指征,也应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和剂量;镇痛药 (analgesics) ;第三节 阿片受体激动药;阿片(opium)是罂粟果浆汁的干燥物,含20多种生物碱,分为: 菲类和异喹啉类;吗 啡morphine;历史:吗啡来源于罂粟。几千年前,在古希腊、埃及、罗马的史书就有罂粟特征和使用的记载。1803年德国药剂师从阿片中分离出了吗啡,由此奠定了吗啡的现代药理学基础。这是个里程碑,使得将天然产物衍化成标准化药物成为可能。近百年前,当良效药物寥寥无几时,人们就已知道吗啡能够分常显著地缓解重度疼痛,因此人们将吗啡称为“上帝自备之药”。时至今日,它仍被用作为强效镇痛的标准对照药。吗啡在阿片生物碱中含量最高,约为10%,为阿片镇痛的主要成分。;一、来源及化学;二、体内过程;三、药理作用;1. 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作用
作用强大,选择性高,能明显减轻或消除各种锐痛和钝痛,对持续性慢性钝痛的作用强于间断性锐痛;
椎管内注射可产生节段性镇痛,不影响意识和其他感觉;(2)镇静、致欣快作用
改善患者的焦虑、紧张、恐惧情绪,产生镇静作用,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
用药后患者在安静环境中易诱导入睡
可引起欣快症,表现为满足感和飘然欲仙等,是吗啡镇痛效果良好的重要因素,但同时也是造成强迫用药的重要原因;
致欣快作用与病人所处状态有关;(3)抑制呼吸
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治疗量时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潮气量降低,肺通气量减少,急性中毒时呼吸频率可减慢至3~4次/分,易被中枢兴奋药拮抗;
与麻醉药、镇静催眠药以及酒精合用,可加重其呼吸抑制;(4)镇咳:直接抑制咳嗽中枢
(5)其他中枢作用
缩瞳:兴奋支配瞳孔的副交感神经,使瞳孔括约肌收缩,针尖样瞳孔为吗啡中毒特征;
影响体温调节:治疗量,体温略下降,长期大剂量应用,体温升高;
兴奋脑干化学感受触发区,引起恶心和呕吐;
抑制下丘脑释放GnRH和CRH;2. 平滑肌
(1)胃肠道平滑肌:张力↑,蠕动↓
兴奋胃平滑肌,使蠕动减慢、排空延迟,致食物反流,减少其他药物吸收
兴奋肠平滑肌,使蠕动减慢,并抑制消化腺的分泌,加上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减弱便意和排便反射,引起便秘
(2)胆道平滑肌
收缩(Oddi氏括约肌),引起胆绞痛;;(3)其他平滑肌
子宫:抑制子宫收缩,延长产程。
膀胱:输尿管平滑肌和膀胱括约肌张力↑,引起尿潴留;
支气管:大剂量可致平滑肌痉挛,支气管哮喘禁用;;3. 心血管系统
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对脑循环影响很小,但因抑制呼吸使体内CO2蓄积,引起脑血管扩张和阻力降低,导致脑血流增加和颅内压增高;;4. 其他
抑制免疫系统:吸毒者易感染HIV病毒主要原因;
扩张皮肤血管:脸颊、颈项和胸前皮肤发红,与促进组胺释放有关
;四、作用机制;镇痛部位: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导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