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第1章-水分生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考题 节水农业工程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什么意义? 在栽培作物的时候,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灌溉? 如何利用水分亏缺的生理变化应用于农业生产,以达到节水高产双赢的目的? 蒸腾速率的决定因素 蒸腾速率 = —————— = —————————————— 扩散力 扩散途径阻力 气孔下腔蒸汽压- 叶外蒸汽压 气孔阻力+扩散层阻力 影响蒸腾作用的条件: (一)外界条件 光:提高叶温,促进气孔开放 空气相对湿度:大,降低蒸腾 温度:大气温度升高,利于蒸腾 风:微风促进,强风抑制 蒸腾作用的昼夜变化:光照-气孔 (二)内部条件 气孔和气孔下腔 叶片内部面积 (四)蒸腾作用的表示方法: 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 植物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g/dm2?h 蒸腾比率(transpiration ratio): 植物每消耗1kg水时所形成的干物质量 蒸腾系数(transpiration coefficient) 植物每制造一克干物质所需要的水量 第五节??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一、作物的需水规律: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萌芽-分蘖前期 分蘖末期-抽穗期 (第一水分临界期) 抽穗-灌浆 灌浆-乳熟(第二水分临界期) 乳熟-成熟 小麦 暂时萎蔫(temporary wilting) 永久萎蔫(permanent wilting) 永久萎蔫系数(permanent wilting coefficient):指植物刚发生永久萎蔫时,土壤水分与土壤干重的百分比。与土壤颗粒粗细、土壤胶体数量,作物种类等有关,粗砂、细砂、壤土、粘土依次递增。 萎 蔫 二、合理灌溉的指标: 形态指标:叶色、株形、土壤含水量。 生理指标:叶片水势、胞液浓度、渗透势、气孔开度 三、节水灌溉的方法: 喷灌、滴灌、调亏灌溉、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等 四、合理灌溉增产的原因 第五节??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滴灌 喷灌 * 水是生命起源的先决条件,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植物。 * 不同植物含水量不同 水生植物——鲜重的90%以上 地衣、藓类——仅占6%左右 草本植物——70%~85% 木本植物——稍低于草本植物。 * 同一植株中,不同器官、组织含水量不同 根尖、幼苗和绿叶——60%~90% 树干——40~50% 休眠芽——40% 风干种子为8%~14% 生命活动较旺盛的部分,水分含量较多。 * 同一种植物,不同环境下有差异 荫蔽、潮湿 向阳、干燥环境 * 豆类种子吸胀现象非常显著。 * * * * * * 因为土壤通气差,O2含量降低,CO2浓度增高,短期内可以使根系呼吸减弱,影响根压,从而阻碍吸水;时间较长,则会引起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和积累酒精,根系中毒受伤,吸水更少。此外,缺O2还会产生其它还原物质(如Fe2+、NO2-、H2S等),不利于根系的生长。 根系吸水 一、根系吸水的部位 二、根系吸水的途径 三、根系吸水的机制 四、影响根系吸水的因素 根系的特点 根系量大,根毛多 冬黑麦: 生长4个月后根总面积为枝叶总面积的30倍,每天长出的新根为11万5千条,根毛1亿1千9百万条,连接起来88公里。 根深,分布广 小麦根系可达1.5-2m,玉米在2m以上,苹果树10-12米。 一、根系吸水的部位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在根的尖端 根尖 吸水能力最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根毛区 根毛区吸水能力强的原因: (1)根毛区有许多根毛,吸收面积大(5~10倍) ; (2)根毛区的外部由果胶质覆盖,粘性强,亲水性也强,有利于与土壤颗粒粘着与吸水; (3)根毛区的输导组织发达,对水分移动的阻力小 在移植幼苗时应尽量避免损伤幼根。 二、根系吸水的途径 1、质外体途径(apoplast pathway):水分通过细胞壁、 细胞间隙等没有原生质的部分移动。 速度快 2、跨膜途径(transmembrance pathway):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两次跨越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 3、共质体途径(symplast pathway):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 速度慢 跨膜途径和共质体途径统称为细胞途径 根部吸水的途径 内皮层细胞壁上的凯氏带 水分只能通过内皮层的原生质体进入细胞。即进入共质体。 质外体空间→内皮层细胞原生质层(共质体) →质外体空间(导管)。 木栓化,膜与壁紧贴在一起。水、溶质不能自由通过。 三、根系吸水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