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神经阻滞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24小时止痛效果的影响.docVIP

不同神经阻滞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24小时止痛效果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神经阻滞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24小时止痛效果的影响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不同神经阻滞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24小时止痛效果的影响 1 1、资料和方法 2 2、结果 5 3、讨论 6 文2: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8 1 资料与方法 8 2 结果 10 3 讨论 10 参考文摘引言: 11 原创性声明(模板) 12 文章致谢(模板) 13 正文 不同神经阻滞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24小时止痛效果的影响 文1:不同神经阻滞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24小时止痛效果的影响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导致女性患者癌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占癌症死亡率25%和癌症相关死亡率15%[1]。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女性工作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手术切除是目前乳腺癌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其切口广泛,易引起围术期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术后出现顽固性疼痛,已成为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和延迟出院的最主要原因[3]。有研究表明,乳腺癌术后顽固性疼痛发生率高达25%,有些患者疼痛持续多年[4]。外周神经阻滞对神经损伤有治疗作用,可缓解术后疼痛[5]。全麻复合硬膜外一直以来是胸部手术的最佳麻醉方法,但因解剖结构的差异,胸段硬膜外阻滞技术要求高,围术期低血压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上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TPVN)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但是患者常出现腋窝及上臂疼痛,导致其镇痛效果不完善[6]。胸神经阻滞(pactoral nerves,Pecs)是通过在胸大肌和胸小肌之间,胸肩峰动脉肌旁注入局部麻药,阻滞胸内侧神经和胸外侧神经,即Pecs阻滞,常用于乳腺手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等。Blanco等研究表明PecsⅡ更适用于乳腺全切除术,有更好的疗效[7]。本研究旨在比较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TPVN阻滞和PecsⅡ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24 h疼痛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 以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岁,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级患者34例,Ⅱ级患者2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P组和T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和分级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诊断标准[8],并经病理穿刺检测确诊为乳腺癌患者;②预期生存期4个月;③患者及家属完全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不能沟通和无法配合治疗者;②阻滞部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③患有严重的心肺疾病,肝功能障碍者;④并发第二原发癌症患者。 方法 所有患者常规禁食禁饮,术前30 min进入麻醉准备室,常规检测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MP70心电监护仪检测心率、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开放外周静脉,给予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 mg镇静。两组均使用M-Turbo便携式超声仪(38 mm高频线阵探头,频率7~12 MHz)和斜面穿刺针(PAJUNK,SonoPlex Stim Cannula,80 mm),麻醉药物均为%罗哌卡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5 ml。由高年资麻醉医生在严格无菌条件下P组行超声引导下PecsⅡ阻滞,T组行TPVN阻滞。将记录组别和分组处理方法的具体信息分别装入标注编号的信封,由专人保管发放。 P组患者行PecsⅡ神经阻滞:患者取平卧位,术侧上臂外展,超声探头置于锁骨中点下方,定位腋动脉和腋静脉,外侧腋前线方向移动超声探头,在第3肋骨水平可见胸小肌和深面的前锯肌。以2%利多卡因(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做穿刺点皮下浸润麻醉,采用平面内技术进针,在超声引导下确认针尖到达胸小肌和前锯肌之间,注入%罗哌卡因15 ml,退回到胸大肌胸小肌之间,注入%罗哌卡因10 ml。 T组患者行TPVN神经阻滞:患者取坐姿,触诊并标记拟穿刺阶段上下棘突,定位T3椎间隙,明确肋骨走向,将超声探头在T3平面旁矢状切面沿肋间扫描,可得包含横突、肋横突韧带和胸膜超声图像。超声探头外侧缘处进针,以2%利多卡因在进针点局部浸润麻醉,采用短轴平面内进针,超声下观察针尖抵触肋横突韧带,尝试推注生理盐水2 ml,超声引导下缓慢进针突破肋横突韧带,回抽无血和脑脊液,注射%罗哌卡因25 ml。 所有患者神经阻滞后观察30 m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ting1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