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伦理:从专业伦理向公民道德拓展——《媒介伦理:案例与道德推理》第9版读后感
传播伦理近期在中国的受关注程度, 前所未有, 已经超出新闻传播专业的范畴, 拓展成为公民道德的一部分。在“Web2.0”时代, 人人都是传播者, 个个都有自媒体, 传播伦理已然成为一项待普及的公民素养。新闻伦理———媒介伦理———公众传播伦理的拓展, 是大势所趋。 信息冗余时代, 我们如何去选择、使用、传播和评判?近期在席卷全国的以打击网络谣言为主的网络“严打”行动中, 广大网民对于这些与传播伦理相关的问题, 就倾注了强烈的兴趣。大家讨论着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媒介庄重、个人隐私权、未成年人的媒介保护、言论自由与审查、社会责任等传播伦理领域的问题, 其中有些甚至成为全民话题。比如对虚假信息带来的危害的思索。再比如, 一些新闻报道在报道涉性犯罪时处理失当。“@新华社中国网事”对此有过反思:“连日来的一些新闻报道, 让一些家长感到很难接受。对个别违法犯罪尤其是涉性、涉未成年人案件的报道, 口无遮拦, 极力渲染细节, 不顾隐私和良俗, 好像恨不得提起受众的耳朵灌输那些事。新闻报道要激浊扬清, 媒体也应遵守基本报道规范。新闻怎么写才合适?不妨问问愿不愿意给自己的孩子看。” (2013年8月31日所发新浪微博) 。这则微博已经被转发上万次, 许多网民表达了强烈的共鸣。这些讨论都属于传播伦理的范畴。 同类案例不胜枚举。信息的传播曾经只是媒体机构的专利, 如今人人都可以从事传播了。但是, 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传播者呢?在传播实践中, 迅即判断是否合乎伦理从而作出决策并非易事, 正如《媒介伦理:案例与道德推理》 (1) 前言所论, 面对突然发生的现实事件, 我们不得不做出合乎传播伦理的判断时, 常常是出于习惯性思维而非深思熟虑所为, 就像司机开车时突然遭遇坑洼, 几乎是一种即时反应。如何在应急状态下, 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我们既需要理论的指导, 又要在众多的案例中找寻规律和可操作性的模式, 从而培养出一种快速的判断能力。 《媒介伦理:案例与道德推理》的第5版中译本曾于2000年出版, 并数次重印, (2) 在中国学界影响深远, 如一位年轻学者所言, 它打开了我们的眼界, 明确了媒介伦理研究的边界与框架, 激发了中国学者的深入思考, 使媒介伦理学在我国全面兴起。 (3) 如今第9版更是与时俱进, 拓展了媒介伦理研究, 能够提升读者对传播伦理现象的分析技巧、判断力和敏锐性。 首先, 它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优秀作品, 它在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下分析现实的事件, 进而激励并帮助读者从伦理框架中思考现实问题。 第二, 这部著作对媒介伦理的理论概括, 不仅深刻全面, 而且深入浅出、易于掌握。著作从“价值观”入手, 引出了一个极具解释力的波特道德推理模式, 从定义、价值观、伦理原则、忠诚4个方面, 建立行动准则。它还改进了波特模式并作了深入的剖析。书中还总结出堪称经典的媒体的5个伦理学原则和5项责任, 并强调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第三, 从媒体的4重功能来解构全书, 将媒介伦理现象归入4个范畴, 思维缜密。 第四, 著作中的案例既经典, 又与时俱进。原有案例得以更新、修订, 让人常读常新, 比如导论部分的利物浦谋杀案。此外第9版还新增了25个案例, 都是最新鲜及时的事件, 包括维基解密网站及其创办人阿桑奇的伦理困境, 数码时代的跟踪、用户的网上活动和隐私问题, 等等。 第五, 视野宏阔, 胸襟高远, 充分体现了媒介伦理的全球观。过去版本中基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是5个伦理学原则中的第一原则, 在新版著作里, 新增了来自中国孔子的中庸之道。书中提及早于亚里士多德一个半世纪, 孔子即以美德为基础建立了伦理学说, “孔子认为美德就是两端之间的中庸之道。”在论述第二原则时, 除了“康德的绝对律令”, 新版还新增了伊斯兰的神圣戒律:“正义、人类尊严和真理是无条件的义务。”从事媒体的穆斯林谨遵伊斯兰行为规则。在第五原则中, 原有的犹太———基督教的“爱你的邻居如同爱你自己”中, 就曾论及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国墨子的兼爱思想, 现在又新增了诺丁思的关怀伦理学。 媒介伦理学早期称为新闻伦理学, 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涉及新闻学、传播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它发端于西方, 兴起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美国是世界上新闻伦理建设起步最早、也最成熟的国家。《媒介伦理:案例与道德推理》在美国堪称经典, 在全世界译成多种文字并广受欢迎, 因此它能够一版再版, 目前达九版之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这就是骑士精神 “在他乡”专栏读后感.doc
- 中古佛教研究的又一部力作——《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佛教与社会》读后感.doc
- 中西哲学会通何以可能——牟宗三《中西哲学会通十四讲》读后感.doc
- “成见”与“刻板成见”——《公众舆论》读后感.doc
- “青春是美丽的”——吕鸣亚老师《巴金的母校情》读后感.doc
- 《曾军良与魅力教育》读后感.doc
- 《传播学史》读后感:传播学需要“宗谱”.doc
- 《大国崛起》观后感.doc
-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doc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doc
- 会计史研究领域内的一次新突破——《会计史研究》一、二卷读后感.doc
-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必须批判唯心主义的感觉经验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读后感.doc
- 教师的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死亡诗社》观后感.doc
- 教育者的真功夫是“读懂人”——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读后感.doc
- 经典不厌百回读,常有新意启后知——《江村经济》再读后感.doc
- 绝妄去迷证真如——《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doc
- 绝响再续——《“海安”号巡航舰复原记》书稿读后感.doc
- 考古学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发展史——布鲁斯·特里格《考古学思想史》第二版读后感.doc
- 老而弥新《刑事一体化论要》读后感.doc
- 论资本主义与福利国家的矛盾与共生——《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doc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检测试卷.pdf VIP
-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ppt VIP
- 通桥(2016)8388A 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docx VIP
- 新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5.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docx VIP
- 幼儿园课件:《牵牛花和它的朋友们》.pptx VIP
- CBT 3495.10-1995 船舶工业档案管理规则 档案收集及其业务指导要求-行业标准.pdf VIP
- 小学教育学 第二章 学校.ppt VIP
-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2.3《诗意的色彩》教案.pdf VIP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安全导则发布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