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故事里的事
——大班级部《欢欢喜喜中国年》主题思考
本学期,我与大班级部老师一起对《欢欢喜喜中国年》主题活动进行梳理与思考,有以下四个方面,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回忆.成长里的看见
二、迎新.贺春里的温暖
三、畅游周里的惊喜
四、祝福.展望里的圆满
一、回忆.成长里的看见
进入《新年》主题,我们和孩子们的第一段旅程便是“回忆.成长”,在这段旅程里,我们再一次看见孩子;在这段旅程里,我们引导孩子看见自己!
(一)回忆中教师的看见
在一起梳理了《欢欢学习中国年》主题的开展方向后,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进入“回忆 成长”的旅程!
2021年,我们一起 “带领弟弟妹妹入园”、一起过“中秋节”、一起酣畅淋漓地玩游戏、一起做值日……在我们共同度过的180多个日子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聊着、记录着……
伊凡说:我印象最深的是带弟弟妹妹。我带了两个弟弟,第一个调皮,我让他手消,他不消,我把手里的东西放下,拿着他的手消毒的;第二个听话,自己消毒的。
诗然说:印象最深的是种桂花树。
格羽说:是中秋做月饼,我的模具不好用,**把他的模具借给我了。
珺怡说:我今年去上公开课了。
俊波说:我在大四班的时候帮老师搬积木了,很开心。
……
细细听来,在孩子们眼中,这些在孩子们印象中最深的事都不大,甚至说很小:小到带着弟弟的一次手消、小到是做月饼时模具不好用、小到我帮老师搬了积木……
细细想来,这每一件事都不小。帮弟弟手消展示这伊凡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也说明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是一次挑战。
珺怡说“我今年去上公开课了!”让我们不禁想:公开课对孩子意味着什么?是不是一种优秀的象征?今后我们在找了班里一部分孩子上完公开课之后,如何和剩下的孩子交流?或许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俊波的“帮老师搬积木了就很开心。”那他体验到了什么呢?是不是老师对他的一种肯定和信任以及在搬了积木之后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自身的价值感。或许我们应该想一想,在今后请孩子们帮忙时,要“雨露均沾”,不要只找我们“眼中”能力强的孩子!
一次交流、一次记录,让我们看见孩子,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透过孩子看见我们自己!看见我们的每一个微小的行为都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展示中自我的看见
在分享交流中,很多孩子也说着自己这一年的成长,比如我会弹钢琴了、我会跳舞,等等。
为给孩子提供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们的“元旦大联欢”应运而生,在元旦大联欢中,孩子们尽情展示、尽情表达。
一次展示,增进了同伴间的自我了解,更有效提升了自我意识!
二、迎新.贺春里的温暖
追随着孩子们对年的兴趣,在“迎新.贺春”中我们和孩子们一起除尘、一起做八宝饭、一起做糖瓜、一起写福字、一起蒸花馍、一起吃团圆饭……我们一起品味着过日子的“烟火气”,也收获着一份份温暖!
(一)这份温暖是相信和成长
进入“迎新.贺春”阶段,我们和孩子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除尘”,为什么先除尘?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二十四,扫房子。我就知道要先除尘了!”
我们的教室很脏,就算用再漂亮的东西装饰也不好看
“装饰了再打扫,装饰的东西就弄坏了。”
“不打扫的话,装饰的东西沾上也会掉下来。”
你看,很多时候,不用告诉孩子们要先除尘再布新,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打扫哪里,用什么工具打扫?
我们和孩子们一起交流着、讨论着、计划着。
基于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对提升大班幼儿小组合作能力的思考,我们引导孩子们小组协商做计划。
前期经验的丰富和引导是基础,有了前期经验的丰富,在除尘中,孩子们投入、认真、专注、细致的表情吸引着我们、感动着我们!区域材料、墙面、椅子、玻璃、杯橱、鞋橱,每一个地方都不放过!
除尘之后,孩子们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成长
就像我们老师说的一句话:我觉得孩子们在体验中远比我们想象中收获的多!
基于年龄特点的引导、基于引导后的信任和放手,孩子们在体验中收获着属于自己那一份的独特经历和成长!
(二)这份温暖是理解
故事:老师,糖瓜真的这么粘,挂不得能粘住灶王爷的嘴呢
《小孩小孩你别馋》这首童谣里有这么一句词“二十三,糖瓜粘”,相信关于糖瓜粘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若是灶君向玉帝汇报的时候不说好话,反而想打小报告胡言乱语,又甜又粘的糖瓜就会粘住他的嘴,让他的小报告打不出来。颇具神话色彩的“糖瓜”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心愿。
可是,糖瓜真的这么粘,真能粘住“灶君”的嘴吗?
大四班的老师在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和品尝了糖瓜之后,一个孩子说“老师,糖瓜真的这么粘,怪不得能粘住灶王爷的嘴呢?”
或许,在做糖瓜之前,孩子们心中还有疑惑:真的那么粘,能粘住灶王爷的嘴。但我相信,在孩子们说出:怪不得能粘住灶王爷的嘴呢这句话之后,疑惑已经消失了!因为他体验了、他发现了!
故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大二班毕景琦妈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