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早期思想的演变.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洪秀全早期思想的演变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创始人和思想家。他早期怎样从走功名仕进的道路转变为宣传上帝福音的使者,再进一步成为武装起义的领袖,我在1979年发表的《论洪秀全的早期思想及其发展》一文已作过分析和论述。英国学者柯文南赞成我的看法,除将该文译为英文介绍於海外以外,又鼓励我继续研究,分析论述洪秀全中期后期思想。但由於其它许多事情的牵缠,这件事至今未能做成。本文涉及洪秀全在1853年建都南京后在社会理想、意识形态、政策、对外关系、宗教观念、内部矛盾等方面的态度、思想,但远不能符合朋友和自己的期望,只是一些零散的初步论述。 (一) 洪秀全的大同世界 对於理解洪秀全早期思想的发展,以至对於理解洪秀全的中后期思想,1847年春他曾到广州罗孝全教堂学习一事是不应忽略的。尽管洪仁玕述、韩山文撰、简又文译的《太平天国起义记》明确述及这件事,但仍然被有意、无意略过。这是与洪秀全的反清革命思想发轫於1843年甚至1837年之说相一致的。可能更是为了使太平天国与宗教脱钩的需要。但这一事实的存在是确凿无疑的。1847年3月下旬(丁未年二月初)洪秀全到广州罗孝全的教堂。自此直到7月,除短期回乡外,洪秀全一直在罗孝全教堂学习。 罗孝全的教堂称为“粤东施蘸圣会”,成立于清政府对传教弛禁后的1845年7月。当时在粤的著名西教士裨治文、吉勒斯匹和《劝世良言》的作者梁发均任该圣会的教务评议员。参与创立教堂的,除主持一切的罗孝全外,还有五名中国人。 洪秀全在教堂参加了圣经班,每天接受教导两小时,学习了旧约、新约圣经。罗孝全对洪秀全似乎是满意的,说“他学得了比较完备的知识”,“其行为举止无可指责”。在此期间,洪秀全请求受洗并加入教堂。于是委派了一个委员会到洪秀全家乡作调查考核;考查报告对洪秀全的加入是有利的。接着就在教堂进行口试。在口试中,就在要接纳他的时候,洪秀全对教堂没有薪金提出问题,这使罗孝全宣布无限期推迟洗礼 洪秀全在罗孝全教堂受洗不成,决定不回花县,于7月21日去广西寻找冯云山。这造成了洪秀全一生中又一次、也是最重要的转折。他在紫荆山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在1851年1月实现了金田武装起义。 洪秀全从1843年起信仰、宣传上帝,以后转变成为造反起义的太平天国天王,在后世看来,这似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历史角色,甚或以为是互不相容的。但对于洪秀全自己,两者之间有一以贯之的思想,这就是要“恢复上帝之纲常”。他根据自己对中国历史的独特研究,认为中国的古代也是信仰上帝的,这才有唐虞三代的盛世,只是秦汉以后邪教流行,致使世人沉沦,社会污浊。他奉有拯救这个世界重新回到上帝之道的使命。这使命,在他信仰上帝之初是希望通过苦口婆心的劝诫去实现,如他自己所说,“婆心固结不能忘,言之不足故言长” 与此相联系的,洪秀全在起义前后另一个一以贯之的思想,是恢复他理想中的大同世界。他以为上帝之纲常与大同世界是并存的,而他心目中的大同世界就是他早年憧憬的“天下为公”的社会。太平天国内部的倾向是各各不一的,有石达开、李秀成等的爱民、济贫政策,有洪仁玕那样主张效法西方经济制度的主张,而居于思想指导地位的洪秀全则始终偏爱他自己的理想世界。 太平天国起义后,随着武装斗争的胜利,在所占领的地区不遗余力地打击佛、道“邪教”,摧毁庙宇,以简单的拜上帝的教义推行于军队和人民,实践着“为上帝争纲常”。建都天京后不久,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正是描绘洪秀全的大同世界的一幅图景。 《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实现的,是一个平均的、自给自足的、公有的小农社会。这是上帝的救世蓝图。《天朝田亩制度》在规定一切剩余生产物俱交国库后说:“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此乃天父上主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救世旨意也。”这对于洪秀全早先在《原道救世歌》中的救世方案是一个深化,对在《原道醒世训》中憧憬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具体化。 洪秀全的这些思想主张,局部地曾依靠战争的胜利而得到推行,如以军师旅卒两伍编组人户和推举乡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施,但其主要的部分即关于均分土地和公有共享的规定却未能贯彻于社会。太平天国在军队中实行过公有共享制度,即军中所有金银财物都必须上缴公库,个人不得私藏;将领士兵的生活需要,由公库供给,大体平均。这种公有共享的圣库制度的基础是人无私财和大致平均的分配,其原则即是《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和“人人饱暖,处处平均”。但这一原则和基础在太平军中并未能持久坚持,起义之初洪秀全就多次下诏要求将士们上缴财物,违者处以重罚,直至斩首,反映出违反制度的现象之大量存在。随着军事胜利,克复城镇日多,财货来源丰富,将士们各有私财,高级领袖生活日奢,供给配额已无实际意义,公有共享名存实亡。在全社会实行均分土地和公有共享,那是更复

文档评论(0)

ss_accoun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文档制作,提供高质量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