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臣中东部姚察魏人
一 梁帝吴之国
梁末的侯景祥对梁朝的控制也打破了江左岸上段的稳定。至梁敬帝太平二年(557)十月,陳霸先代梁稱帝,孫吴以來建都建康的六朝中的最後一個王朝遂告成立。無論是相對於此前的五朝,還是相對於同時鼎立的北齊、北周(後梁乃北周附庸),陳的領地和國力都是最爲弱小的。當時陳朝北逼高齊,劃江爲界,西有北周,虎視上流,梁朝宗室之餘,思復故國,各地擁兵之豪,所在蟠據,真正是“内難未弭,外鄰勍敵”,
二 魏、姚察霸先功
中國古代的王朝更替,就形式而言,有和平禪讓和武力奪取兩種,而就歷史實際而言,至少秦漢以降,就只有武力奪取(或以武力爲後盾)一途,即“以兵定天下”、“提三尺(劍)取天下”,
然而中國傳統政治的合法性基礎素以“道德”優先,是否有德,又是以上天認可亦即“天命”爲依歸。
現在我們來看陳霸先的功德。《陳書·後主紀》末“史臣侍中鄭國公魏徵曰”:
援旗北邁,義在勤王,掃侯景於既成,拯梁室於已墜。天網絶而復續,國步屯而更康,百神有主,不失舊物。魏王之延漢鼎祚,宋武之反晉乘輿,懋績鴻勳,無以尚也。於時内難未弭,外鄰勍敵,王琳作梗於上流,周齊摇蕩於江漢,畏首畏尾,若存若亡,此之不圖,遽移天歷,雖皇靈有眷,何其速也。
魏徵對陳霸先平滅侯景、延續梁祚的功績予以高度評價,認爲足以與曹操延漢、劉裕存晉相提並論。但筆鋒一轉,批評陳霸先當彼内憂外患之際,不以平定天下爲先,卻急於代梁,雖説天命有所眷顧,稱帝還是顯得過於匆忙。
《陳書·高祖紀下》“陳吏部尚書姚察曰”:
及西都蕩覆,誠貫天人。王僧辯闕伊尹之才,空結桐宫之憤,貞陽假秦兵之送,不思穆嬴之泣。高祖乃蹈玄機而撫末運,乘勢隙而拯横流,王迹所基,始自於此,何止戡黎升陑之捷而已焉。故於慎徽時序之世,變聲改物之辰,兆庶歸以謳歌,炎靈去如釋負,方之前代,何其美乎!
按“桐宫”、“穆嬴”二典,
上述可見,魏徵、姚察對陳霸先主要功績的把握各有側重,前者偏於平滅侯景,後者偏於抗擊齊師。對陳霸先稱帝的合法性基礎,雙方也估計不同。魏徵認爲陳霸先以安内之功匆忙代梁,時機尚未成熟;姚察則認爲陳霸先以抗齊之勳稱帝,已然天與人歸。著名文史學家卞孝萱先生指出,《陳書》史論中姚察以劉邦、曹操比陳霸先,魏徵以孫權、劉備比陳霸先,反映了二人對陳霸先的不同評價,以及評價中的不同立場。姚察爲陳朝大臣,他“以曹操比陳霸先,旨在尊陳爲正統”;魏徵爲唐朝宰相,唐前承隋、周、西魏,自以北朝系統爲正統,他“以孫權、劉備比陳霸先,意在貶陳爲閏位”。
姚察曾任梁、陳史官,所撰《陳書》,主要在“領大著作、撰國史”陸瓊所撰四十二卷《陳書》(迄宣帝)基礎上,“就加删改”而成,同時還參考了陳朝撰史學士顧野王、傅縡所撰陳武帝、文帝二紀。
梁敬帝太平二年(557)九月辛丑《陳公九錫詔》(引文中序數阿拉伯字爲筆者所加)略云:
1. 太傅義興公,允文允武,乃聖乃神,固天生德,康濟黔首。……2.皇運不造,書契未聞,中國其亡,兵凶總至,哀哀噍類,譬彼窮牢。……元輔應期,救此將崩……畢殲羣醜……六合清宴。……3.五胡薦食,競謀諸夏,八方棊跱,莫有匡救,彊臣放命,黜我沖人。……公神兵奄至,不日清澄,惟是孱蒙,再膺天録。斯又巍巍蕩蕩,無德而稱焉。4.加以仗兹忠義,屠彼袄逆,震部夷氛,稽山罷祲,番禺蠡澤,北鄙西郊,殲厥凶徒,罄無遺種。……5.宏勳該於厚地,大道格於玄天。
上引第1、5兩條概述陳霸先之豐功厚德;第2條敍平侯景;第3條敍抗擊齊師,復立敬帝;第4條敍平定各地叛軍。《册陳公九錫文》則詳列陳霸先功績(文繁不具引),其中“此則公之大造於皇家者”二項(同上述《陳公九錫詔》中第1、2條);“此又公之功也”凡二十項,自陳霸先初出仕任廣州參軍,率三千精兵平杜天合之叛(第1項),以及誅殺王僧辯後收降其部將(第14項),平杜龕之役(第15項),乃至專制朝政後“興構(建康)宫殿”、修繕孔廟“供備祀典”(第20項),幾乎是功無巨細,靡不畢載,溢美之辭,無以復加,所謂“高勳逾於象緯,積德冠於嵩、華,固無德而稱者矣”。
姚察認爲,在陳霸先稱帝的合法性資源中,最爲重要的是抗齊之功,這在上引梁陳禪讓之際的詔書中有明顯反映。又如《九錫文》“既而天未悔過,夷醜荐臻……羣胡孔熾,藉亂乘間,推納藩枝,盜假神器,冢司昏橈,旁引寇讎……皇運已殆,何殊贅旒,中國摇然,非徒如線。公赫然投袂,匡救本朝”;《禪位詔書》“東誅逆叛,北殲獯醜”;《禪位策文》“獯羯醜虜,三亂皇都,裁命偏師,二邦自殄,薄伐獫狁,六戎盡殪”;《禪位璽書》“滅陸渾於伊洛,殲驪戎於鎬京”等,都非常突出地强調陳霸先抗禦外侮、恢復梁室的功德。
東晉以至南朝,權臣倡言北伐,目的雖在於增益個人威望,甚至作爲篡奪之資,但北伐中原收復失地,一直是一面正義的旗幟,構成江左政權合法性的重要資源。“南朝士大夫對於皇室嬗代無動於衷,而對南方政權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