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姚永概集译本《姚叔节先生文存》补遗
姚永杰(1866-1923)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市。张玉钊和吴汝伦是清末桐城学派的代表。2017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六百册
一、 《通伯墓志》曰
今署安徽布政使于公既上事, 用翰林刘君若曾之书, 命桐城令龙君赓言, 礼其邑人马通伯, 欲延为子弟师。通伯复于于公曰:“公所求于我者, 句读讲贯之是资, 科举制艺之是攻, 则进谢不敏。若考道问业, 进以古人之道, 公以礼来, 则又何敢辞?”公曰:“是所深愿矣。”通伯因往。公命子出谒, 馆之署园, 处分间隙, 身朝夕咨询, 盖以政化之益, 望之通伯。于是安徽士习大敝, 故有敬敷书院月课文事。应试者率窳陋苟贱, 利其毫发锱铢, 于修身之道、敬业之方, 懵无闻焉。公思得敦笃、孝友、渊静、退澹之人, 立为斋长, 为之标的。通伯则疏所亲知五六人以进。公立出槖中金, 发书招致。士安于故习, 聚而谤通伯, 并以谤公。永概时在扬州, 闻而叹曰:“于公真能知士而笃信其言, 通伯真能以道酬知, 皆可谓不惑流俗、特立独行者矣”。今天下之大患, 莫在乎士君子群无所用, 敌国外患之来, 几不足以应之。盖人才之凋耗, 于斯为已亟矣。一二通晓世务之士, 又莫患乎视圣贤正学为迂阔。有道宋五子者, 不讪于词, 必怒于色。吾与通伯往时居山中, 读宋明诸儒之书凡六七年, 继而分别以去。十年之间, 颇知世变之无穷已, 天地万国之广大, 所读者大都子史文章。吾仲兄则毕力于十三经, 旁及诸子。虽通伯亦致心于秦汉人之言也, 然而终夜自思切于身, 可推行于世, 究莫益乎宋明诸儒, 虽百变而不可离, 斯须而不能去。通伯今之所举五六人者, 皆能笃好程朱之言, 又能实践之身, 非袭取为名高也。虽未知足以应无穷之变以否, 亦可谓得其本原者矣。本朝学问之盛在乾嘉时, 而人心之丧失实基焉。见闻广博、考证详赡而淹洽, 信乎弗可及已。独奈何穷知力以仇宋明而集矢于朱子一身乎?然则道愈尊者, 愈不当于纷纷之论, 通伯夫何嗛哉?根之程朱, 立其本;通之世变, 致其用。吾将拭目以观于公之政成、吾乡人才之勃起而救世屯也。伯兄归, 应科试。因书以寄通伯, 并以示我邦人。
按, 此文作于光绪二十二年 (1896) , 是年姚永概30岁。《日记》亦有载:三月二十七日《日记》云:“读古文。作解言一篇寄通伯。”
二、 《清顺治三年二月,系在此岁,至基础设施。至20岁
味兰孝廉足下, 二月得手书, 以尊君介寿之文见属。鄙拙少文, 何足来君子之求, 欲修亟奉辞, 则获游于君家两世, 不敢自外。递遭事变, 戚戚至今。岁事方阑, 计期已迨矣。撰成小文, 复诸左右, 未知便堪写否?概尝谓寿序之为古文, 始自熙父, 而源本风诗, 韩昌黎《送石处士》曰:“遂以为先生寿。”
按, 此文作于光绪二十三年 (1897) , 是年姚永概31岁。《日记》未及此文。胡味兰 (1863—1938) , 即胡远芬, 别号履冰子, 晚年自号畏难老人, 安徽怀宁人
三、 《柳子厚集》曰
前在甥坐, 见许君道李结死状, 并观其文章, 意甚伤之。又有谢涵一事, 足发吾文, 故便为传, 令李氏刊于集首, 诚感同类之私见。今世能传结之人少至少, 是以率尔无所避也。乃李氏见文用姊夫字, 疑其无出, 欲来商量改易, 不知古人称女兄弟之夫为姊夫、妹夫, 载在史传, 不可悉举, 聊以所记忆者言之。《蜀志·来敏传》:“敏随姊夫奔荆州。”
按, 文中“《柳子厚集》有《祭姊夫崔使君简文》”句, 抄本为行间小字, 寻绎文意, 应该是抄时脱漏所致, 故后补上其文, 整理时以大字补全。文中“黄鲁直送其妹夫王郎诗称为‘王甥’”句, 姚永概征引文献有误, 非《送王郎诗》, 而是《留王郎世弼》, 其中有句“王甥解鞍马, 夜语鸡唤晨”
四、 舆地歌括序
维圣清起东方一隅之地, 服蒙古, 朝高丽, 奄有中国?然后抚两藏, 平准夷, 安南、缅甸、琉球之属, 臣服恐后。逮乎乾隆中叶, 西奠回疆, 拓境至二万里, 于今二百余年, 不倾不叛。此岂三代下汉武帝、唐太宗、元世祖诸君, 所可校量长短也哉!运会既极, 变生无穷。维今日所开之境, 亦往古三千年来之所未睹。舶交乎巨海之中, 使通乎亿万里之外。五洲之名, 实神禹、伯益所不知者, 今乃接其人而履其地。然则, 居今日而言舆地, 虽老师宿儒, 尚有瞠目结挢舌, 不能道者, 何论童子?吾以为考同异于古今, 钧分合于郡县, 此精博之士之所为也。凭经纬之度, 定东西之位, 此巧算之家之所为也。坐乎庙堂之中, 洞晓乎边疆之要害、外国之情伪, 此运筹之臣之所为也。此皆宜穷毕生之力于其终也, 尚有得有不得焉。要莫不肇初于童子之始习, 夫责童子以专名之业, 固不足以胜其任, 然第就士君子之所已知者, 括其大凡, 使之昭然于斯世之大, 不至与埳井之蛙同陋,
文档评论(0)